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装备

中国石油测井自主创新攻克低渗透开发难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9-06-08 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5月下旬,由中国石油测井公司研制的微电阻率成像仪在5口井上进行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即将在长庆油田推广应用。   自专业化重组以来,中国石油测井坚持科技创新,相继应用自主研发的EILog、LEAD2.0综...
  5月下旬,由中国石油测井公司研制的微电阻率成像仪在5口井上进行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即将在长庆油田推广应用。

  自专业化重组以来,中国石油测井坚持科技创新,相继应用自主研发的EILog、LEAD2.0综合处理平台、阵列感应MIT、测井网等新技术,为攻克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世界级难题提供了强力支撑。

  2005年初,中国石油测井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与成像测井成套装备——EILog,填补了国内测井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核心技术垄断。在此后4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石油测井在长庆低渗透油田共投入46套EILog成套装备,其规模优势迅速得到凸显,资料优等品率达95.73%,同比提高4.61%;油井测井时间平均减少5.6小时,气井测井时间平均减少6.9小时。按照4年来所承揽的油井5197口、气井1083口的工作量统计,为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总计节约36576小时,约合1524天。

  2008年1月,中国石油测井研制的阵列感应MIT再次“亮剑”长庆低渗透油田,其“测量信息多、纵向分辨率高、径向探测深度大、测量精度强以及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双感应—八侧向及俄罗斯感应,为攻克长庆低渗透油藏再添“利器”。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石油测井在长庆油田配置MIT阵列感应53支,测井351口,资料合格率100%,优等品率94.07%。

  中国石油测井自行研发的LEAD2.0综合处理平台,结束了人工解释资料的历史,处理解释时间平均减少1.5小时。测井网新技术则通过卫星通讯和远程监控实现采集、实验、解释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测井作业现场响应速度。这两项自主创新技术应用于长庆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国石油测井充分发挥其识别油气的“眼睛”作用,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以及复杂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关系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深入开展0.3毫达西储层测井综合评价、苏里格气田西区上古生界地层解释方法研究、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9地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等课题,完成科研成果28项,形成以低渗、超低渗储层测井解释技术、低阻油气层解释技术及核磁共振解释技术为代表的多种解释技术和特色技术。通过技术攻关,油气识别率达92.21%,其中油气探井同比增长5.5%。

  重组6年来,中国石油测井在长庆低渗透油田共完成完井测井17732口,固放磁测井16853口,射孔20005口,动态监测4078口;处理解释裸眼井22516井次,处理解释套管井25557井次,成像测井1026井次;识别油气层12.2722万个,厚度53.9711万米,在280多口油气井成功获得高产油气流,在9个层位发现新的含油气层系,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