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粮”生物质能研发现状调查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09-10-30 中国能源报 关注度:0]
摘要: “与粮争地”、“与人争粮”一直是困扰生物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记者最近在调研时了解到,我国多个企业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在生物质能的固体成型燃料、液体燃料以及发电等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实现了技术应用的“非粮”路径。
目前...
“与粮争地”、“与人争粮”一直是困扰生物质能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记者最近在调研时了解到,我国多个企业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在生物质能的固体成型燃料、液体燃料以及发电等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实现了技术应用的“非粮”路径。
目前,这些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兴能源技术,一方面因缺乏综合解决方案而面临产业转化瓶颈,另一方面则因缺乏资金投入而给境外资金提供了跟进甚至掌控的机会,有待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非粮”技术路径获多项重要突破
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吉安生化公司,负责生物丁醇项目的丁醇公司总经理张运智告诉记者,除了少数几家企业还在做粮食丁醇外,目前国内丁醇生产主要采用以石油为原料的丙烯羰基合成法。这种工艺路径的缺点是原料不可再生。吉安生化与中科院过程所、上海生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出以玉米芯或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中的5碳糖作为发酵碳源生产丁醇的技术。这种工艺具有可再生、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世界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吉安生化年产300吨总溶剂的中试车间于今年5月投产,即将迎来国家级鉴定。
“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被称为第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武汉凯迪公司在此领域的核心技术远远领先欧美国家。武汉凯迪研究院气化技术总监张泽博士介绍说,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合成新技术在不与人争粮油的前提下,可将任意生物质中的碳氢组分转化为纯净柴油、汽油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现在凯迪公司正在加紧工程示范试验厂建设,计划2010年投入商业运行并实施产业推广。
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洪浩说,2006年到2008年,我带领的研发团队历经3年时间,研发了适应我国资源特点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核心技术,形成3项发明专利,可以50至100公里为收集半径,建成规模为年产1.5万吨的标准化颗粒燃料生产线,产品通过了世界权威认证机构SCS认证。据使用宏日产品的吉隆坡酒店统计,酒店比原来使用燃油每年要节约费用50%,减排二氧化碳3000多吨。
技术整合亟待从内部走向外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一直关注我国“非粮”生物质能的技术研发,并且实地走访了多家生物质能企业。据他介绍,装机容量25兆瓦的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通过每年持续营造15万亩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和收购灌木生物质所形成的产业链,实现治沙与发电“双赢”,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安全运行7个多月。作为我国首家利用灌木生物质发电的企业,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预计年发电量在1.35亿度以上,可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
此外,石元春向国家林业总局提供的一份报告称:我国在纤维素乙醇研发领域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2008年10月,我国第一个年产1万吨纤维乙醇示范装置在河南天冠集团公司开始运行,规模为年产3000吨,目前成本高于玉米乙醇两成左右,但两年后成本可降到接近玉米乙醇。
石元春院士认为,从多个技术路径来看,长期以来关于生物质能“争地争粮”的担忧可以放下了,但与此同时,我国非粮生物质能研发又存在“偏重单项技术突破而缺乏综合解决方案”的现象。单从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看,无论是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制造,还是终端产品组装以及各种可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相关设备和产品,技术难题基本已被攻克,但具体到实际应用,无论是以非粮生物质能进行发电,还是直接使用和非粮生物质能相关的设备和产品,成功案例寥寥可数。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包括非粮生物质能在内的新能源技术研发仍停留在产业内部整合阶段。然而,市场需要的却是能够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整套综合解决方案的新能源技术及产品。除了考虑成本因素外,消费者同样也关心新能源产品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要想在这些方面等同或者超过传统能源水平,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就必须跨出内部整合的阶段,开始着手外部整合的工作。
境外资金密切关注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的“非粮”生物质能研发主力集中在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后,很快面临产业转化的资金瓶颈,这使得境外风投资金有了迅速跟进的机会。
吉林松原吉安生化丁醇有限公司采用5碳糖发酵转化为丁醇的做法,开创了全球5碳糖生产乙醇和丁醇的先河。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锐减,至今已亏损5亿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凯鹏华盈中国基金、荷兰迪斯曼公司、软银赛富公司为代表的风投资金纷至沓来,要求注资吉安生化的丁醇技术。
丁醇公司总经理张运智说:“目前凯鹏华盈希望一期注资3300万美元,置换我们30%的股权,并初步同意哪怕我们连续3年亏损,仍然会继续注资,他们看好的是我们在丁醇生产领域独一无二的技术。”
深圳平石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天运告诉记者,不论是凯鹏华盈还是迪斯曼公司,他们看重的都是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他说:“这些境外风投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注资方式,掌握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里的研发方向、突破信息甚至研发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我国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中小企业进行研发掌控,垄断研发技术和掌控技术转化的市场,谋取高额利润。”
此外,外资也早已盯上了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美国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甚至表示,哪怕拥有其中5%的股份都行。
推广利用面临两大障碍
虽然我国“非粮”生物质能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有的项目正步入产业转化阶段,但在实际推广利用中仍面临市场环境和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障碍。专家呼吁,加快“非粮”生物质能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形成政策合力,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战略作用。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非粮”生物质能推广利用中还存在市场环境和技术装备两个方面的障碍。
首先是市场环境方面,主要包括生产环节衔接、政策法律以及产品标准:
“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分散,季节性强,而加工转化的工业化生产过程要求集中化、规模化和原料的持续供应,如不能工农密切结合和上、中、下游统筹,将大大增加成本,降低竞争力。凯迪公司董事长陈义龙说,像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由于早期一些企业进入市场时缺乏核心技术的储备与准备,缺乏建设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导致绝大部分投产的生物质能电厂生存状况不理想,从而也导致出现融资难的被动局面。
我国支持“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滞后,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保证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非粮”生物质能产业的产品缺乏标准和推广应用规范,如国外对生物柴油的产品规格要求十分严格,推广应用要经过规范程序,以保障机具的稳定运转和使用寿命。而我国的生物柴油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低,自产自销,直接影响产业声誉。
其次是技术装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说,尽管我国的“非粮”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部分达到甚至领先国际水平,但在总体技术水平上还比较落后,如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与美国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国内最低的水消耗指标为14立方米/吨乙醇,而美国仅为3—6立方米/吨乙醇,能量消耗也比美国高30%以上。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洪浩坦言,国内生物质成型设备还比较简陋,如短期内即开始大规模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设备供应难以保障。
政策扶持应尽快纳入国家规划
洪浩说,节能减排与降低单位CDP能耗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已有多个部委出台政策,却没有鼓励生物质固体燃料解决分散供热市场的具体措施。同时,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适当调整在使用化石能源背景下针对全国50万台中小锅炉出台的政策,因为有了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的核心技术后,中小锅炉的排放达标已不再是问题。
陈义龙认为,生物质能之所以在国家新能源振兴草案中所占的分量较小,除了停留在过去“争粮争地”的认识外,还在于生物质能的原料主要依托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生物质能对于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所长王利生说:“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从国情出发应尽快优先发展‘非粮’生物质能,形成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这一问题处理好,就能够较好解决我国大批农民从‘粮食生产者’向‘能源生产者’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大规模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石元春院士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须注意发展有度,量力而行。相对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核心技术被国外掌控的现状,我国“非粮”生物质能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从长远看有望扭转我国化石能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战略作用
据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咨询项目研究的一份报告:我国现阶段可利用的“非粮”生物质原料资源的年产能潜力是8.99亿吨标煤,其中农林废弃物占53%,能源林占35%,能源作物占12%。
据介绍,我国目前可用于石油替代的“非粮”生物质原料有两类:一类是现即可用的薯类、甜高粱、甘蔗、木本油料、畜禽粪便及农产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水废渣、废糖蜜;另一类是尚待技术突破后方能进入商业化生产的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和能源植物的纤维素原料。两类原料的年产当量燃料乙醇潜力分别为1.52亿吨和2.80亿吨,二者可替代石油2.7亿吨。
基于上述原料现状,陈义龙、洪浩等企业负责人提出,给政策不如给市场。洪浩认为,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战略作用首先要从能源消费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着手,从过去以石油、电力、煤炭等原料划分统计口径,向以供热、发电、液体燃料等具体用途划分统计口径转变,更多考虑对能源的消费使用,而不是针对垄断企业生产能源的多少来进行统计,这样既可以避免盲目上马,也不易导致供需脱节。
此外,吉安生化公司张运智强调,要注意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引导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利用政府采购对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扶持,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