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下)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09-10-26 中国钻井网 关注度:0]
摘要:2.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开展了大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试验和方法研究,在采集方面开展了连续空间采样,高密度地震技术面临挑战。高密度地震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后见到的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应用对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2.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开展了大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试验和方法研究,在采集方面开展了连续空间采样,高密度地震技术面临挑战。高密度地震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后见到的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应用对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高密度地震技术真正工业化应用还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技术路线选择问题。目前国际流行的两种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各有优势,从应用情况看小道间距高成像道密度(HD3D、Eye-D)技术要求采集仪器上万道,与现有设备兼容,适合各类地表条件,高覆盖、高成像道密度对成像贡献突出,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小道间距采集不具备提高信噪比和增强弱信号的能力。单点高密度技术(Q-land)野外采用数字单只检波器,子线采集、室内组合具有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能力。但相关的专利数字组合技术制约了Q-land技术在中国推广使用。
二是技术发展策略问题。高密度地震三维压噪、高精度静校正、分方位角资料处理、各向异性处理等技术还不完善,需要制定全面、详细的技术发展策略,加大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三是适应条件分析不够。开展的小道间距高成像道密度地震在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效果各异。高密度三维地震在提高东部地区地震资料分辨率、提高西部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目的层深度都局限在3000m以内。
四是经济技术可行性问题。由于道密度和炮密度的增加,使得地震成本明显提高。技术应用时需进一步分析地质目标与经济投入的匹配关系,控制成本,选择具体实施方案。
3.高密度地震技术发展思路
中国陆上高密度地震勘探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有效性,优选实施地点,开展小道间距高成像道密度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单点高密度地震可行性研究和先导性试验,力争在2011年前初步形成适合于试验区的、经济可行的高密度地震技术,并可向同类地区推广,在2016年前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在技术应用领域选择方面,在现有技术储备基础上,考虑在地层埋藏比较浅、对分辨率要求又比较高的地区和在富油气凹陷(区带)油气藏评价、开发项目中开展小道间距高成像道密度地震勘探,提高空间分辨率,进而提高薄层、小断层识别能力,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建立精细油藏模型,为油藏评价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在技术发展方向方面,在“充分、均匀、对称、连续”采样原则指导下,继续完善推广小道间距高成像道密度地震技术,在评价开发项目中推广应用,开展单点高密度地震可行性研究和先导性试验。
根据中国油气藏特点和二次开发对更加精细的油气藏描述的需求,要发展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高密度地震技术,从叠前处理出发制定采集、处理的系统方案。采集上,针对提高资料信噪比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地区,开展野外压噪、高效可控震源激发、海量数据管理等技术研究。开展单点接收室内组合先导试验,研究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在中国石油的技术适应性和经济可行性;处理上,开展三维压噪、高精度静校正、分方位角资料处理、各向异性处理研究,提高薄储集层识别精度和非均质储集层描述精度,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精度;解释上,转变思路,以油藏工程师为核心,融合物探、测井、开发地质、钻井工程等相关专业,形成面向油气藏的一体化集成技术。
高密度空间采样是面对复杂地质目标进行精细勘探和油藏精细描述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中国复杂多变的近地表条件正需要高密度地震技术来克服近地表高差、速度的影响,获得具有较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在现有装备条件下,缩小野外接收道间距,提高空间采样密度,适当开展室内组合研究,开展小面元资料处理,是高密度地震勘探的现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