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洁
中国石油全力保障北京的天然气供应。2009年,北京蓝天数达到303天,为10年来最多。同时三大污染物,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比前年下降了1.0%、16.4%、11.9%。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中国石油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走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低碳路线,低碳步伐坚实有力——
2009年3月19日,在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上下游一体化节能减排技术示意模型所吸引,详细询问技术原理和节能减排效果。他不住点头,表示祝贺和赞赏。
这一幕让中国石油人备感鼓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石油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信心愈加坚定。
●节能降耗:
开源诚可贵,节流价更高
2009年伊始,集团公司通过科学研究,制定下达了年度节能节水目标,将节能量、节水量作为企业的考核指标;还将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纳入油气生产、炼油化工、工程技术、装备制造四个业务的考核指标。在严格的节能目标责任前,节能工作层层推行、步步递进。
节能,就要落实到细处,渗透到基层。
1202钻井队通过“四个明确”和“三个效益”文化贯彻,将钻井成本、经营责任分派到人头,以此来促进职工节能的自觉性。“尖刀队”在节能战役中也是排头兵。
大庆油田注重战略规划,系统把握节能减排布局,通过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节能减排。举世闻名的大油田如今也是绿色生态园。
节能,就要靠科技挖掘潜力,靠管理降低能耗。
炼化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是集团公司节能工作的重点。加强对标分析,实施精细化管理,采取优化加热炉操作,优化公用工程,优化装置运行,中国石油炼化企业节能在2009年迈上新台阶。
辽阳石化在“增产不增能”孜孜探索中交出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十一五”前3年,节能27.6万吨标煤,走在同类炼化企业前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8.2%。
辽河油田依靠科技“瘦身”,把开展节约和替换原油为主体的燃料结构作为重点攻关项目,经过改烧原煤、型煤、热煤气、水煤浆、煤焦油、石油焦等不同燃料的现场实验,改造注汽锅炉和集输加热炉,节约和替代原油逐步摸清门道,见到显著效果。
●污染减排:
控制温室气体,推进绿色生产
污染减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对于能源企业尤其重要。2009年,中国石油污染减排身体力行,成为国企的减碳先锋。
卓越的成效背后是艰苦的努力。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集团公司党组明确“理念减排、管理减排、技术减排”的思路,制定污染减排目标指标,并将指标与各企业逐个对接,分解落实到每个排放口,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视点工作,切实加强污染减排效果评估。
指标就是命令,指标就是责任。兰州石化转变发展方式,先后关停、调整33套低效装置,实施14项减排工程,“三废”排放大幅下降,同2005年相比COD、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34.1%、17.8%。大连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成功地解决了利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用于炼化生产的难题,使企业节能减排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在迈向低碳经济的路途中,中国石油始终让减排与发展同行。
科技是减排工作的第一推动力。新疆油田稠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大庆油田横向流含油污水聚结除油等诸多先进的降污减排技术使中国石油水系统工艺日趋完善。而历经多年科技攻关,辽河油田成功破解稠油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
科技创造辉煌,数字纪录成就。2006年至2009年,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获各级环境保护类的科技成果奖励共35项,形成稠油污水回用注汽锅炉、炼化污水回用、钻井及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大类环保新技术。
提高植被面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条重要途径。新疆油田在油区实施造林减排固碳项目,在荒漠上累计造林0.67万公顷,累计木材蓄积量达到75万立方米,年吸收二氧化碳540万余吨,生产新鲜氧气121万吨。
统筹开发集团公司CDM项目资源,中国石油低碳发展跟上国际市场步伐。2008年9月25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揭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油率先开始探索通过市场手段提升能源效率、推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清洁发展:
天然气携新能源齐头并进
天然气是低碳经济的代表。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减少43%,比油少28%。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天然气资源,更是应对全球变暖的现实选择。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在其他行业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时,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和销售量保持两位数的逆势增长,显示了天然气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中缅油气管道有序推进,大连、江苏LNG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唐山、深圳LNG项目前期工作稳步进行。国内天然气骨干管网初步形成,海外天然气开发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中国石油总体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业务将实现更大发展。今后5~10年,天然气业务将成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
2009年,煤层气的发展也是大步向前。山西煤层气首次进入西气东输主干线,我国首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示范工程投产,国内规模最大的山西沁水盆地30亿立方米煤层气中央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煤层气公司基本探明地质储量1145.05亿立方米,韩城地区5亿立方米产能建设积极推进。
同时,中国石油积极与有关煤炭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合作协议,由“非此即彼”转变为“彼此衔接”,由各自为政、重复投入,转变为合作交流、互换资料、共同研究乃至联合勘探,开创了煤层气合作开采新模式。
在国际范围内,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能源企业关注热点。除了煤层气,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还包括油页岩、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燃料乙醇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源蓄势待发。中国石油在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中致力于低碳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石油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而中国石油的低碳路线图,已经勾画了一个大企业承担大责任的文明发展雏形。
●2008年9月25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揭牌。中国石油开始探索通过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
●2006年至2009年,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获各级环境保护类的科技成果奖励共35项,形成了四大类环保新技术。
●“十一五”前3年,辽阳石化节能27.6万吨标煤,走在同类炼化企业前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8.2%。
●新疆油田在荒漠累计造林0.67万公顷,年吸收二氧化碳540万余吨,生产新鲜氧气121万吨。
●山西煤层气首次进入西气东输主干线,我国首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示范工程投产,国内规模最大的山西沁水盆地30亿立方米煤层气中央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基本探明地质储量1145.05亿立方米。
●观点集萃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预计这一轮金融危机过后,可能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爆炸期,它将成为危机过后下一轮经济的高增长产业。现在是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传统能源企业还会拥有一定的经济支撑,但是其所掌握的能源技术代表过去。它们不会很快消亡,却在慢慢衰退。
胡鞍钢(中国科学院国土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
潘家华(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在减排方面“唱高调”,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
●专家视点
发展天然气是低碳经济最可行路径
童莉霞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走低碳经济之路,势必会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经济对传统能源企业是一个挑战。
随着全球减排政策推进的加快,非常规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加速,从而推动世界能源加快转型,对传统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高峰值很可能提早到来。这是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日本能源研究所根据其模型推算出来的结论。这一观点较我们国内能源界的观点有一定差异。
我们以往更加关注的是石油供应的高峰,而低碳经济让我们认识到石油需求高峰问题。不同的认识将导致不同的政策、诞生不同的发展结果。这是新能源技术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而混合动力车在日本发展得好的重要原因。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本身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增长不可避免,同时又要顺应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种矛盾要求我们的政策和规划必须兼顾到两个层面,使之相辅相成。这就需要依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和设计已有的发展规划,使将来的经济发展与对能源的需求真正统一起来、协调推进。
我觉得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可行、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引进力度。现在已有很多烧煤地区改烧天然气,以后要用更多的天然气来替代煤。
从化石能源的需求看,短期内不可能降下来,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在油气生产、炼制、运输领域,企业应在节能降耗方面投入更大的力气。
在新能源这一方面,政府还是应该大力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包括燃料乙醇、电动汽车等领域,他们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并非一时之功,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持之以恒的支持,争取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