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人物访谈

赵俊贵: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 促进产业升级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3-30 全球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 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赵俊贵   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和大家一起分享发展石油和化工装备工业的知识和经验。受会议的邀请,我就发展...
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 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赵俊贵

  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和大家一起分享发展石油和化工装备工业的知识和经验。受会议的邀请,我就发展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促进石化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谈一些个人看法,谨供大家参考。

  一、 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是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石油和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6.63万亿元(其中石油和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严值为1677亿元),占全国工业严值的13.2%。石油和化学工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严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合成氨、化肥、纯碱、烧碱、电石、硫酸、合成纤维、染料、轮胎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炼油、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保障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石油和化工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赖进口。我国石化产品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在有机精细化工严品和高档新严品比重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偏高,总产值65%以上是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基础化学原料和肥料制造等初级加工产品构成。由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不足,我国出口的一些石油和化工原料产品国外经过进一步加工,变成专用、精细化学品又高价返销国内。因此,不加快结构调整,不严格控制低端产品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不大力提高产品的专用化和精细化率,就难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和整体水平。

  二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不合理,造成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竞争力不强。我国炼油、化肥、农药、甲醇、电石、氯碱、纯碱等行业的企业数量都多达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产能总和位居世界前列,但企业平均规模却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石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世界石化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炼化一体化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程度低,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大型石化产业园区和集群尚未完全形成。目前全国122家炼油企业平均规模250万吨左右,远低于世界553万吨的平均规模,化肥装置平均规模不足10万吨(折纯),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40%左右。部分资源型产品生产远离原料产地,而一些污染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又集中在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 

  三是单位产值能源、原材料消耗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石油和化工是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严业,煤炭、石油、天然气既是行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又是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2008年全行业能源消费量折标煤4.3亿吨,占全国消费总量的15,1%,位居工业领域前列。目前,石化产业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原油进口已经超过50% ,氯化钾超过50%,天然橡胶超过75 % ,硫磺高达90%。合成氮、烧碱、电石和黄磷是化工行业的重点耗能产品,其能耗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合成氨单位严品耗能量平均多14%-23%,烧碱多8%-18%,电石多15%-21,黄磷多6%。国内资源能源的现状已无法承载合成氨、化肥、纯碱、烧碱、电石等高载能产业的无序扩张。
 
  四是废弃物排放量较高,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目前,石化产业的废水、废气、废固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国工业领域分别居第1、第4和第5位,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也居前列。企业排放不达标对部分地区的水体、土壤安全带来隐患。减少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是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石油和化工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清洁生产,通过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发展,转变粗放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也凸现了行业结构不合理及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带来的问题。 

  五是国际竞争压力增大,国外石化产品对国内市场冲击趋强2009年,我国部分石化产品遭遇到来自国外严品较为严重的进口冲击,其中,来自中东产品的冲击不断加大,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沙特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甲醇进口和第四大聚丙烯、第五大聚乙烯进口来源地。20相年,有关国际机构测算,中东地区伊朗、沙特等国将有总计超过5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投产,2010年全球估计有900万一1000万吨/年的乙烯和乙烯衍生物产能将陆续投产,其中多为中东地区。中国作为当前全球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势必成为这些新增产能的首选目的地,而中东地区石化产品多以本地廉价乙烷为原料,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我国石化产品主要以石脑油为原料,竞争不可避免。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已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特点应该是:一是产品结构高端化、精细化发展趋势;二是企业组织结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三是装置大型化、工艺路线高技术化发展趋势;四是安全、环保、节能、低碳等高标准发展趋势;五是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发展趋势。

  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到: 

  一是装备制造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从现在到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石化产品的国内需求仍将处于增长期,油品、化肥、农药、合成材料等主要产品的刚性需求仍将长期存在,高端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都将为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将为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二是装备制造业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升级的技术载体。实现严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加速技术进步,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开发先进技术装备。因为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支撑,企业的节能降耗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保障。可以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能否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实现由大变强,关键之一就在于与之配套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与振兴因此,我们必须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性严业,重点扶持,大力发展。

  三是装备制造业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石油和化学工业中除石油和化学矿开采业外,主要是通过在化工容器中高温高压、以及闪蒸、分馏等连续工序对物料进行化合、化分来生产所需要的化学品装置的技术水平,对有效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掌握了滩海和中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复杂条件下的管道施工技术、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大型装置的成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面貌,形成了较完备的行业装备制造体系,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但我们必须看到,全行业目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这一比率更低。行业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大都依靠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相关配套产品也大量依靠国外供给,这已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 

  行业装备设备企业总体小而散,与之相对应的是一般水平、通用化的产品多,高附加值、高技术、优质、个性化的产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更少,大部分企业不能为用户提供系统化的成套服务,还不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装备制造业不振兴。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规模再大,也很难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

  二、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石化工业的挑战,去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010年元旦前夕,工信部等四部委又联合发布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充分征求行业企业、专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也发布了《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调整指导意见》和《石油和化学工业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一系列支持行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经出台或将要出台。加快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全面提高国严化水平。要以落实《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目标为重点,以重大石油化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精对苯二甲酸(户丁A)、大型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设备为重点,抓紧研制大型裂解炉、大型粉煤气化炉、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大型挤压造粒机、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关键大型装备和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新型换热器、新型过滤机等关键单元设备。突出重点,尽快提升行业装备的核心技术水平。

 二是要坚决淘汰能耗高、效率低落后设备和装置。认真贯彻《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的规定精神,尽快淘汰那些效率低、消耗高、设计结构不合理、技术性能差的落后设备,加快替代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三是要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素质和水平。要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要加强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行业共性技术和公益性研究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在重点领域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院校、科研和工程设计等要素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推动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制和机制。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提高研究开发费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风险投资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科技投入的积极性,逐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同时鼓励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所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对化工装备企业进行重组,打造资本集团化、技术集成化、管理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的特大型石化及其装备制造业一体化企业,全面提高我国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是重视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要重视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倡导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到科研、生产第一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业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