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田已占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亿桶未探明油气储量
“海洋蕴藏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这些资源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海底,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7月17日,在地球生物学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汪品先作了这样的开场白。
当前海上石油勘探出现的诸多风险,与人们太不了解海上勘探现状、特点及其复杂性有关。因为不了解,海上油气勘探活动存在冲动和盲目倾向;因为不了解,对海洋污染事件缺乏应对措施。所以,增加对海上勘探的认识,是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前提。
“用不了多久,全球40%油气资源将来自海洋。”汪品先自信地说。
蓝色“藏宝图”
汪品先用电子课件,为与会代表展开一幅海洋“藏宝图”:4万千米长的大洋中脊首尾衔接,无数金属硫化物“黑烟囱”堆积成海底矿床,广袤的海底盆地分布着大量金属结壳,那里是人类资源宝库。“深海油气及海底各种结核矿物储量,足以满足人类数百年需求。”汪品先说。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田已占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亿桶未探明的油气储量。国际能源界早已形成共识,海洋油气特别是深海油气,将是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区域。
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显示,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35%;海洋天然气产量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3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41%。此外,海洋中还蕴藏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通常赋存于水深200米~1500米的海底地层中,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能源。初步统计显示,海底多金属结核总资源量3万亿吨,有商业开采潜力的高达75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