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来,业内就一直在等待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两个政策“靴子”落地。随着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价,其中一个终于落了下来,而另一个关于定价机制改革的“靴子”却仍悬而未落。不过,发改委在本轮调价的同时已宣称要进一步改善成品油机制,令后者的走向也逐渐明朗。
有关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透明化。具体而言,改革将使得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缩小,同时,调价周期也有望缩短,以减少囤油投机的现象。
普氏:国内外油价相关系数已上升
和以往每轮调价时一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本周一又一次出面对调价背景、影响做了解释。所不同的是,此次他还就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作了表态。
事实上,自去年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炉后,舆论的争议始终未曾停止过,其中诟病最多的正是调价周期过长、调价计算规则不透明。此外,评论人士对机制的效力也颇多质疑。
而全球最大的能源资讯机构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则认为,目前的机制比过去更加灵活,表现在去年机制实施后,国内外油价的相关系数明显上升。据他们测算,系数从原先的0.5提高到0.7—0.8,“这是一大进步,但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距离。例如,美国的这个系数就达到0.9”。“当然,中国目前仍然只有燃料油、LPG等少数油气品种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中国的汽、柴油最终调价与否还是要看宏观经济。”华大威说,“长期来看,中国还是会履行入世承诺,机制也会越来越灵活,成品油的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