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2010年10月,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文件,支持山东地方炼油企业建设统一的地方品牌和销售渠道。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个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美好前景,似乎已经浮现在山东地炼的蓝图中。
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2010年11月初,就在《商界》记者抵达山东,准备对这次堪称山东地炼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行业整合一探究竟时,一场大规模的柴油荒正在从北向南席卷全国各地。“批零倒挂”的诡异行情下,山东地炼企业正陷入一场减产、停产危局。
在以中石化为代表的石油巨头的步步紧逼之下,洗牌、考验、困境、重创,已经成为山东地炼行业履历上频繁闪现的关键词,被巨头整合、收编,似乎是山东地炼最后的“活路”。
越强烈的反抗背后,往往是越危急的困境。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草莽起义,绝境抗争,却似乎忘记了,央企与民企在同一个行业进行竞争,无异于狼入羊圈。
垄断央企的市场霸权能否被撼动?
不公平的政策壁垒是否有望打破?
市场经济环境下,成品油这个特殊的市场需要怎样的竞争结构?
2010年初冬,《商界》记者辗转济南、东营等地,还原这场反垄断起义及背后山东地炼艰难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