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石油成品油物流管理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全面部署国际水准成品油物流体系建设。这是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重组以来,首次召开物流管理专业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石油提出多项改革举措,如完善“补货制”、油库统一管理、油品地罐交接、改进数质量管理,以及一、二次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这些改革措施将对中国石油成品油物流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刘宏斌出席会议。
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是现代企业挖潜增效的重要渠道。在油品销售领域,物流综合成本占营销成本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效益之源,也是衡量销售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和精心打造,中国石油成品油物流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初步构建起适应销售业务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体系,衡量物流运行的重要指标“两保一降”基本实现。综合产调率始终保持为100%,有效保障了炼油企业后路畅通,促进了上游业务协调发展;油品调运能力10年增长2.5倍,资源配置计划兑现率始终保持98%以上,有效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同时,实现物流综合成本持续下降,年均减少运费支出数亿元。
中国石油所属炼厂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资源地远离目标市场,近一半的油品需要远距离调运,平均运距在2000公里以上。在“北油南运”、“西油东送”既定格局下,刚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国石油一方面加快南方地区炼厂布局,一方面持续优化物流运行。这次成品油物流管理工作会议将围绕进一步持续优化物流体系等重要课题展开讨论。
为加快国际水准销售企业建设,中国石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从专业化的物流管理、高效率的运行方式、现代化的物流设施、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专家型的物流队伍五个方面,全面构建国际水准成品油物流管理体系。
东北销售公司、广东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等6家单位作典型发言。总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区销售公司、运输公司主要负责人170多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