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颖 ○编辑 梁伟 杨晓坤
近日,美元指数延续跌势,而国际油价并未表现出应有的上涨幅度。5月31日,油价蓄势酝酿后终于发力上行。借着原油大涨的“东风”,中金公司昨日发布了一份“OPEC 剩余产能偏紧”的研究报告,尽管报告并未直接提到对油价的具体预期,但无疑是为唱多原油的阵营助力。
早前,高盛、大摩等机构纷纷调高原油的目标价位,点燃了市场看多原油的热情。进入5月以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油上涨的主因不但是基于地缘政治的“炒作”,而且已上升至供需紧张的层面。
投行争相唱多
长久以来,OPEC 国家的原油生产能力一直被视为行业最高机密。拥有充足的剩余产能意味着可以有效平衡原油市场供需。然而,6月1日,中金公司发布一篇报告认为近期OPEC 的剩余产能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多,2011/2012 年OPEC 的实际有效剩余产能偏紧。中金预期,OPEC 有效剩余产能约为2.67 百万桶/天,低于市场预期的4.5至5.5 百万桶/天。
“这可以理解为,中金继高盛、大摩之后也唱多原油了。”时富金融商品经理邵涛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顺应高盛的预期,胜算概率较大。”
更有业内人士笑言,“国内投行似乎都是在高盛唱多原油之后就开始唱多,反正就是找各种理由唱多。”
5月24日,高盛称,因国际部分地区紧张局势的持续影响而上调油价目标。该机构预计,利比亚供应损失和差强人意的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将令原油供需进一步收紧,并于2012 年初达到十分紧张的程度,行业成本日益上升的压力则可能在今年就有所体现。高盛认为,利比亚供应损失将导致欧佩克闲置产能于2012年初被耗尽。
基于以上原因,高盛将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105 美元/桶上调至120 美元/桶,将12 个月预测从107 美元/桶上调至130 美元/桶,并将2012 年底预测从120 美元/桶上调至140 美元/桶。
同日,摩根士丹利宣布,预期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120美元。5月26日,法国兴业银行表示,纽约原油价格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或上涨至106美元/桶。继高盛等机构之后,中金公司也指出,近期 OPEC 的有效剩余产能偏紧。
供需是否真的偏紧?
此前,对于“供需偏紧”这一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地缘政治不断升级,但对原油产量的影响较小,市场炒作才是推高原油价格的主要原因。
伊朗石油输出国组织代表Mohammad Ali Khatibi在4月9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穆罕默德。哈米利在4月17日、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i al-Naimi) 在4月18日都曾表示,原油市场不仅没有供应短缺,而且还超额供应,当前油价上涨与市场供求无关,很大程度上是炒作所致。
进入5月后,业内纷纷表明态度,原油上涨的主要原因不但是“市场炒作”的问题,而且已经上升至供需紧张的层面。5月11日,欧佩克表示,由于利比亚的混乱局势导致该国原油供应量下降,欧佩克的增产部分将不得不用于弥补利比亚的产量,在世界需求略有上涨的背景下,欧佩克在世界原油市场的供给量几乎没有增加。
中金公司也指出,“实际上,我们认为在2008年油价大涨时,OPEC 有效剩余产能接近枯竭,而后虽然有项目上线,但2008 年下半年的油价大跌使OPEC 国家的产能建设放缓。2010 年以来的石油需求快速飙升和最近利比亚供给的短缺使得近期有效剩余产能偏紧。”
据了解,中金公司定义的“有效”产能是指短期可以释放、并可维持的原油生产能力。基于此,OPEC有效产能估计为31.425 百万桶/天,相比4 月份OPEC 原油产量28.75 百万桶/天,有效剩余产能为2.67 百万桶/天,主要来自沙特、卡塔尔、安哥拉以及伊拉克。
通胀担忧与原油上涨预期同增
可以看到,近期多家机构纷纷上调未来6个月甚至更长周期的原油目标价位,重新点燃了市场对原油的看多热情。业内分析师也纷纷向记者表示,“不怕做高盛的‘跟屁虫’,看多原油。”
比较保守的观点认为,原油上涨趋势不变,但涨幅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东证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林慧表示,“实际上我也看多原油,但能涨多高,最终要看美国的消费复苏情况。进入夏季后,油价容易出高点,因为有来自消费、飓风等的炒作因素,但是油价高点的高度,要看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因此,原油价格真的要大涨,其前提一定是美国经济复苏情况良好,夏季用油高峰消费情况也不错。”
更激进的观点认为,原油后市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黄志强称,由于全球原油需求处于复苏过程,而包括OPEC在内有效剩余产能偏紧,同时美联储QE II结束后继续维持宽松政策预期等因素都将刺激未来原油价格再度走强,甚至不排除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
随着油价上涨预期的增加,通胀担忧也与日俱增。黄志强表示,“原油作为‘商品之王’,关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原油价格的上升对大部分行业的直接影响就是成本上升,高企的成本压力或许会影响下游行业的利润。另外,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也将增加。如果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甚至再创新高,这将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为严峻的通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