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
7月12日,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稀井高效”井的代表——哈7井经过注水闷井后开井生产,日产油8吨左右。至此,塔里木油田实施注水替油4年来,“水落油出”高效开发,累计从地层中“挤”出原油18.5万吨。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约占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1/3。但碳酸盐岩具有多重孔隙特征,同时还有非均质性、成藏复杂等特点,埋深普遍在5000米以下,开发初期产量高,但开发中易出现压力和产量骤降现象,地层能量下降很难得到有效补充,被石油地质学家称为“世界级难题”。
为有效解决碳酸盐岩油气藏产量稳不住的问题,2008年开始,塔里木油田成立碳酸盐岩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注水替油技术”攻关。
“注水替油技术”用专家的话解释是,把大量的水注入地层“掺稀”稠油,以水的浮力补充地层能量,并利用水的强大压力将深藏地宫中的油气“挤”出井口,实现“水落油出”的开发效应。
3年前,塔里木油田将轮古15—5C井作为注水替油首口试验井,取得成功后,开始在轮古区域推广,累计在18口井实施,增油6.9万吨。塔中地区的中古13、中古162等4口井实施注水替油后增产明显,多产原油1.26万吨。
2009年以来,“注水替油技术”在新探区——哈拉哈塘广泛推广应用。哈6区块的哈601井、哈7井和哈15—3井,是“注水替油技术”实施中产生的3个高产稳产井组。这个采用“注水替油”开采方式的区块,贡献率达到78%,目前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哈15—3井经过第二轮注水闷井后开井生产,日产油30吨左右,增油效果明显。目前,哈拉哈塘区块已有9口井成功应用注水替油技术,累计注水近12万立方米,产油5万多吨。
在“注水替油技术”应用中,塔里木油田延伸“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在过去“一井一策、差异化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碳酸盐岩地质情况、开采特点的认识,丰富“一井一策”的内涵,实现了碳酸盐岩稳产、上产。上半年,实施注水替油30口井30轮次,平均每注1立方米的水就从地层中换油0.67吨,成为井下驱油的动力源。
目前,“注水替油技术”受到国内外石油地质界的高度关注,并在国内同类油藏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