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但漏油还在继续,污染还在扩大。
根据7月31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消息,B平台溢油点附近发现油花溢出,发现小面积油带;C平台附近仍有油花持续溢出,附近海域发现油带。
但是,让公众更为不满的事,中海油与康菲公司至今还没有公布此次海洋溢油生态损害程度的调查结果和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结果,更没有对遭受污染损害的当事人提出赔偿方案。此外,双方对于污染地的检测结果还不相同以至于,引发了公众的诸多质疑。
国家海洋局否认乐亭油污系中海油漏油所致
8月2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报告,7月27日,唐山市海洋局在丰南近岸海域(距离陆地6海里的海面上)发现黑色油污块群漂浮带(约3500m长、30m宽)。中国海监丰南海监大队迅速按技术规程提取了3个油样送检。7月28日在乐亭老米沟河口东侧沙滩发现的少量已经风干的直径约0.5厘米的油颗粒。经对这两处送检的油样进行油指纹鉴定分析,结果均为燃料油。
但实际上,6月20日左右,乐亭近160户养殖户发现养殖的扇贝等海产品大面积死亡,扇贝苗死亡率高达70%,预计损失达3.5亿元。目前养殖户已计划自筹资金聘请律师向中海油和康菲石油索赔。
“这个结果等于否定了乐亭的油污来自中海油的污染。当地的养殖户很难接受这个结果,扇贝死亡在6月20日就发生了,海洋局7月的检测结果不能代表6月的。”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这在时间上对不上。
马军表示,现在有两个疑问,现在的油污是不是当时的油污?大量的燃料油又是从何而来?
“燃料油检测不在海洋局的职责范围内。地点不一样,时间不一样,取样不一样,检测结果肯定不一样,海上船舶太多也有很多机动船,有可能是油箱漏油或者烧掉的废油。”上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新闻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中海油漏油事故发生后,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参与发起了“中海油生态行”活动,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成员邵文杰走访了山东长岛和河北乐亭。
他对这一检测结果也表示怀疑。
“我们在乐亭老米沟河口现场发现了大量油污,但是海洋局却说有0.5厘米的油颗粒。”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成员邵文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等于帮中海油把责任推掉了,但是又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公众质疑海洋局检测结果
7月20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称,辽宁绥中东戴河浴场和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发现的油污颗粒均来自蓬莱19—3油田。
据了解,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与河北省乐亭县扇贝养殖区相距不到5海里。
自然之友公众参与项目负责人杨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据此消息,河北乐亭应该是被漏油事件污染。但现在又发布消息称是由于燃料油。两次说法似乎有矛盾的地方。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两个地方离得多远不知道,但这两个结果都是准确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不同检测结果不同。
此外,康菲7月底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对上述两个地方采样结果均与蓬莱19—3油田不相符。
对同一地区的检测前后出现多个检测结果,似乎更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
对于海洋局的鉴定结果,乐亭水产养殖协会会长杨基珍称:“导致乐亭水产品死亡的那些油污肯定是原油,燃料油不会形成有固体物,但乐亭出现的是石油固体物。”
他表示,养殖户不会放弃对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索赔。
杨洋认为,唐山当地居民和政府有取样,这算是比较关键的证据。可以送到相关部门去证明河北乐亭确是被此次漏油事件污染。
此外,取样地点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同,国家海洋局想让公众信服,应该是请多个利益方都在现场来取样。目前康菲公司委托了一个第三方机构来检测,国家海洋局也来检测,最后的检测结果却不尽相同。公众更是没有办法信服。
8月1日,多家环保组织再次发出公开信,呼吁国家海洋局主动并及时公开渤海溢油事故已查明的事实、调查进展,并尽快明确相关赔付方案。截止目前,蓬莱19-3油田B、C平台漏油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漏油事故已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影响,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环保组织认为,在整个事件中,由于信息不透明、过程不开放、社会参与度严重不足,导致大量的信息被误读、曲解和掩盖。因此,希望国家海洋局能够主动并时时公开此次事故已查明的事实、调查进展,包括溢油的扩散面积、溢油的挥发量、回收量、溢油在任何时刻的位置、形状及变化过程、事故后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等详细内容;公布生态损害评估的进展情况,包括污染源的诊断、污损对象及程度确定、生态污损评估等方面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