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将汽车打上“新能源”的烙印,就等于产业插翅腾飞。在满大街都行驶着燃油汽车的公路上,新能源汽车想要开出一条坦途,实非易事。
而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襁褓之中。除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不高,驱动电机以及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外,整车的控制系统也尚未成熟。并且,新能源汽车不是单一性产业,而是需要多个产业高度合作的产物。
正如两院院士陈清泉所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电力产业和汽车产业实现握手”,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在高峰时段充电,电网就会崩溃”。
除在充电方面需要电网的配合之外,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也未曾少了电网的身影。掌握着售电终端的电网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而石油公司则拥有着大范围的网点铺设,一轮争建充电设施的利益争夺战就此而打响。如不能实现“互相妥协,以实现双赢”,仅此一项,就能让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成为泡影。
从环保角度而言,废旧电池处理也不能不引起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化处理废旧电池技术。”中大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马宪告诉《英才》记者。但是,如果电池处理不当,其污染程度较之内燃机排放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数据显示,一个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0立方水资源,相当于一个人一辈子所需水量。
即便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留给中国的空间,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多。虽然第一辆汽车诞生在法国,但新能源汽车的鼻祖却是日本。二战后,日本就已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其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堪与我们民族汽车产业的历史长度相当。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日本在2009财年,销售的混合动力与电动车就已高达约22万辆,而截至201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仅1万余辆。而马宪认为这1万余辆还是过高估计,“实际在公路上跑的也就几百辆而已。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地方成了做秀的工具。”
被资本高估的锂电池
涨!涨!!涨!!!
7月初,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比亚迪,出现连续“涨停”的走势引爆资本市场,不只如此,“外挂”锂电概念的起亿纬锂能、当升科技和路翔股份,也随之出现大幅涨升。
资本市场上锂电概念股的异常表现或多或少还缘于自7月1日起,美国FMC、德国Chemetal对碳酸锂联手提价,碳酸锂的价格涨幅达20%,包括氢氧化锂、氯化锂、锂盐、锂电池材料在内的下游产品也提价15%-25%。
成本上涨预期引起了资本的联动。然而,此次资本的联动又多少有些不合理。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在其研报中,揭示了“碳酸锂涨价对锂电池的推广影响不大。”他提供数据更是说明了这一点,1KWH锂电池(3000元)大致使用碳酸锂小于1KG(45元),碳酸锂成本占锂电池成本不足2%,碳酸锂上涨20%对锂电池成本影响仅0.4%。
因此,碳酸锂涨价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的根源,则在于工业部牵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并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其中高达千亿的补贴才是资本异动的根源。
不过,产业远没有资本那般风光。电池行业正在因铅酸电池的污染、整顿,引发着一场革命。然后,前者已矣,后无来者。
“铅酸电池正在被替换,而锂电池又不成熟”,这直接阻碍着新能源汽车推进的速度,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告诉《英才》记者。
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价格以及重量、充电时间等都是影响电动汽车商业化的重要指标。当前汽车所用动力电池主要是以磷酸铁锂、锰酸锂为主作为正极材料,但其性能、寿命等指标还不足以使纯电动汽车完全替代燃料汽车所有的功能。据了解,目前电池能量密度只有100Wh/Kg左右,成本在3-5元人民币/Wh,容量小,成本高,重量大,远不能适应电动汽车产业化、商业化的要求。
只有在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 h / K g以上时,纯电动汽车续行驶里程才能与传统汽车相当。要达到这个技术,尚需要开发新型电池材料。
按照现有规划,到2015年前后,电池能量密度才可达到150W h / K g,成本降至2元/W h;2020年前后,电池能量密度也不过才能达到250W h / K g,成本为1.5元/Wh。此时,纯电动汽车尚不足以与传统汽车媲美。
除了能量密度阻碍着电池的效率外,电池充放电方案以及电池充电模式选择也无法忽视。
充电站、换电站;慢速充电、快速充电;直流充、焦流充,种类繁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一种,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场地选择、车型不统一、电池所有权、充电或换电过程中出现的电池质量归谁负责、充电或换电拆装引起的安全问题归谁负责……一系列的难题亟待标准化法规加以规范。
“电池统一了,新能源汽车商用就有希望了。”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亚齐说。
此外,废旧电池的回收也是一大难题。事实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甚至更高于内燃机排放的污染,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任何废弃的工业产品都有污染,问题是你有没有技术使它再回收再利用,应该说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花很大的精力在电池的废弃处理上。”马宪告诉《英才》记者。
标准之殇
集成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齐备、电池技术不成熟、驱动系统存缺失……新能源汽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障碍。也或许正是因此,才有了马宪所言的:“这条路越往下走,胆子就越小”的内心写照。他用“心惊胆战”描绘身处新能源汽车的境遇。
“去年没有研发出电动汽车,一直挨批,现在研发出了十几种车型,却没人买。”貌似热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越峰看来,更多的无奈,所以“近期只能供给大客户,做示范运营。”
相关数据显示,5个城市一年补贴试点的结果是: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已达1万余辆,不过,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2015年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标相去甚远。而真正在路面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不过“几百辆而已”。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是有很大水分的。企业都上报了相应的生产规模,但实际上市场容量并没有达到。”在马宪看来,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的功用,远没有其“做秀”的功用强。“很多部门,买回几辆新能源汽车,跑两圈,就搁置在那,装装门面,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但是浪费也有“合理”的解释——缺乏配套系统。目前,乘用车、公交车,包括城市里的其他用车,都在上马。“虽然轰轰烈烈,但是看不出效果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配套设施跟不上,用户没有这种胆量去买车。”事实上,马宪所言的配套设施缺失,早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而是由来已久。
而配套设施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更多是源于利益的角逐。刘亚齐认为,新能源汽车“只有车电分家,才能运作下去。”但是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
目前,电网的目标则是占领终端,优势是“双寡头垄断”,且电网供电具有排他性,输电是现成的。劣势是为汽车客户服务功能差,需要自建垂直产业链,重新布局建筑用地。但是如果和地方政府联合,无论是从电力供应到客户,还是充电站设备制造,都有很多发展机会。
“我们在行业里的所有部件都是最好的,我们把最好的东西装在一部车上,这部车却是最不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集成标准,甚至集成配置的接口都不统一,标准问题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困惑。”
马宪告诉《英才》记者,“想要解决标准问题,依靠现在这样分散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相应的主管部门,带领厂商,来牵头做这件事。但是,现在到底归哪个部门管,都不清楚。必须清晰管理部门,才能扭转新能源汽车的怪现象。”
大试验厂乱象
“当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起始阶段,确切的说,是示范试产的阶段。”廖越峰向《英才》记者介绍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状况,“市场比较小,厂家生产经验也比较少,因此,就需要政策把它提高到一个可靠的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但现实多少有点事与愿违的意味。2010年6月,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仅仅一个月后,政府就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示范城市年底还要增加到30个。”马宪透露。
如刘亚齐所言,将整个中国都比喻成“一个大试验厂”一点都不为过。刘亚齐介绍,我们缺少严格意义上的试验阶段。在德国,10-15年才会上一个新产品,在中国却是8个月。如果再没有规划,会让很多人成为烈士。和所有行业一样,身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家,也喜欢用先烈和先驱来区分失败和成功。
在十年之内,新能源汽车投资回报依旧是一个很尖锐的挑战,扛不住十年,就变成了先烈。“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新东西,究竟这个市场是怎样的走势,何时成熟还不确定。但现在谁把自己的产能一下子做到一万辆,他肯定很愚蠢。”马宪说。
试点推广到25个城市的唯一好处,就是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万辆左右,但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公共领域用车,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在800辆左右。
虽然这个数据被马宪称作是“加了水分”,但与美日相比,依旧相差悬殊。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共售出了7.85万辆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而日本在2009财年混合动力与电动车共销售约22万辆。
缘何如此?缺乏考核机制。马宪给《英才》记者算了一笔简单账:一个城市1000辆,25个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至少是2.5万辆。但实际上,我们在市场上跑的车有多少?才几百辆。言下之意,即十城千辆未达标。
实际上,国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国外也没有解决”。马宪说,但是“我们示范运行的方式跟国外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采取的是政府鼓励,一拥而上,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方式。而国外是成立一个机构,实践出一个好的技术路线,然后制订出在示范过程中要攻克的目标,达不到这些目标和标准,就绝对不会拿到市面上去卖。我们自己说的标准就是标准,提到市场里就可以去卖。所以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在严谨上,我们远不如国外。”
因此,马宪建议,建立一套机制,对示范运行的效果进行跟踪。规范示范城市,至少要包括三点内容:一方面要有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对示范城市碳排放进行指标控制;第三要有综合的客观的且权威的跟踪机制,以及第三方机构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