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战略难达共识 双方定价依据不一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11-08-18 世界能源金融网 关注度:0]
摘要:
面对中俄天然气协议因价格原因尚未最终敲定的状况,中俄专家昨日又在俄新社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就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前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中俄在天然气价格、市场和战略上仍缺乏共识。
两年前,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订了框架协议,为中俄天然气...
面对中俄天然气协议因价格原因尚未最终敲定的状况,中俄专家昨日又在俄新社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就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前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中俄在天然气价格、市场和战略上仍缺乏共识。
两年前,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订了框架协议,为中俄天然气合作打开了一扇窗。但两年过去了,中俄天然气合作仍未破冰,纠结焦点就在天然气的价格。昨日的讨论中,价格也是双方专家集中讨论的话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还不能接受我们给他们建议的价格。”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能源与交通研究室室长伊戈尔·通贝格在会上表示。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谈到了俄方在确定外输天然气价格的两个基准,一个是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之间的挂钩,一个是俄罗斯开采东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米特罗娃表示,“便宜天然气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开采新的天然气的成本已经比较高了。”
但是,与会的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则回应认为,中国确定国内天然气价格的比较不是石油,而是煤炭,中国能源整体发展战略在业内的观点是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大力发展油气和可再生能源。
为避免受单一能源来源的制约,中国已经使自身天然气来源多元化。庞昌伟表示,中俄应诚心地共同培育市场,并指出,中国“确实也在促进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
但米特罗娃强调,但“作为卖方的俄罗斯也有很多选择”。她举例称,比如由于3月份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故障的日本,对液化气的渴求不断增加,并称,俄罗斯的液化气相比澳大利亚更具竞争力,“这些对俄罗斯而言,都是机遇”。
庞昌伟则提及按照中国专家的预测,到2013年世界的天然气价格还会下降,因为生产过剩,特别是美国页岩气、波兰页岩气、卡塔尔液化气对现有天然气供给格局形成冲击,所以中国扩大东西伯利亚天然气进口将有助于俄罗斯摆脱过度依赖欧盟市场。
俄罗斯专家相当关心中美在页岩气开采领域的进展。但庞昌伟更看好煤层气,如果中国煤层气开采技术获得突破,将有利于降低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庞昌伟表示,目前天然气的民用价格和工业用价格要很好地分开,可以让高昂的天然气价格进入到炼钢等高耗能战略领域去,让一部分高耗能产业能通过天然气满足能耗和环保的双要求。
即便如此,中国也还很难一下子就消纳这么多的天然气。庞昌伟认为,如果中国决定发展天然气发电厂,才能消化高价气源。
通贝格在会上强调,中俄两国既然有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何不能从战略角度解决中俄之间悬而未决的价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