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发展挑战重重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2-05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注度:0]
摘要: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国肯定还是以常规能源为主,特别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目前还找不到很好地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国肯定还是以常规能源为主,特别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目前还找不到很好地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稳步推进新能源发展,则考验着当局的政策智慧。“未来的能源系统应该是以核电为基础,水电为调节、煤电为补充,可再生能源提供主要电力的能源系统,电力是智能分布的。”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的“2011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三大挑战

 

史立山认为,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能源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资源有限性与人类消费无限性的矛盾正越来越突出。”资料显示,现在每年全世界消费大概1160多亿吨标煤的能源量,每年有40亿吨石油,3万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为了应对能源有限性及气候变化,全球都把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国家能源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不过我们的能源消费是日本的5倍。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美国相当,每年差不多都是30多亿吨标准煤,但是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多一点。

 

“一个是气候变化引起的绿色能源革命的挑战。另一个是传统能源合理有效利率的难度很大。”史立山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国肯定还是以常规能源为主,特别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目前还找不到很好地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同时,我国在能源研发技术的进步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史立山进而表示,中国的市场经济在能源行业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同时,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管理体制非常复杂,没有形成统筹协调,没有一套很好的成形的制度。”

 

新能源开发与发展势在必行

 

无论怎样,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不二选择。目前,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重视,已经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史立山表示,水能方面,在中国未来还是把水能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实现15%非化石能源目标最重要的部分。中国水能资源从技术和开发潜力上来讲,可产生5亿多千瓦电能;风能方面,到去年年底,要并网的装机3100万千瓦,已经完成施工的达到了4000万千瓦;而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中国风机制造能力是全球第一的。

 

“太阳能是将来最有前途的一种技术,它的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不管是光伏也好、光热也好,开发的潜力很大。不过,由于中国的光伏发展得益于欧洲市场的拉动,所以现在这个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来讲,欧洲市场的萎缩使我们产业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史立山进而表示,“而对于生物质能源,我们没有给它很好的定位,而且由于农业生产越来越机械化,因此对于生物质能源的维护及可持续越来越受到质疑。不过,对于搞集中大型的沼气和生物质产业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大的发展。”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诸大建提出,关于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必须考虑清楚三个问题。“一个是现在的常规能源够用不够用,所以要用新能源,这是能源供给问题。第二个是常规的能源污染到底严不严重。清洁能源认为是干净的能源,干净的能源到底能不能站得住脚。”

 

不过,诸大建同时强调:“新能源发展绝对是需要的,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走加工型的道路上。新能源能够搞的,越多越好,但是战术我们应该谨慎,防止过热。”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有三个时期,即一个是提速期,一个是阵痛期,一个是战略机遇期。”新奥集团副总裁刘敏指出,“提速期体现整个发展的规模和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就是政策的窗口显著提前。第二是阵痛期。一方面是技术经济的障碍,另一方面是产业环境。尤其是产业环境这部分,我们国家相对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政策的落地上。”

 

进而,刘敏提出了破解阵痛期的两大驱动要素。一个是政府的推动。另外就是领先企业的带动。“政府的推动,一方面要在规划、监管做工作。更重要就是扫除制度障碍,扶持新产业的发展。领先企业的推动带动作用,则是在能源生产时更多着眼于清洁能源,在能源利用端发展泛能网理念和技术”。

(责任编辑:李方)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新能源 石油 天然气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