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在泥泞的山道上缓慢爬行。翻过几个山头,两排20多个液罐、16辆大型压裂车出现在记者眼前,蔚为壮观。
“这就是阳平一井,正在进行体积压裂试验。”
长庆油田油气研究院副院长李宪文对记者说。
2011年11月28日,作业队和压裂队员工不停地忙碌着。
“试验成功了,长庆油田就可以多拿出20亿吨的可采储量。”长庆油田
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韩永林这样对我们说。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低渗、低丰度,口口井需要压裂。对已实现年产4000万吨油气当量的长庆科技人员来说,面对5000万吨目标,分段压裂之路才刚刚开始。
油气储藏在什么地方?中国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压裂专家杨振周拿出几个从长庆油田取来的0.3毫达西到1毫达西的岩芯说:“油气就储藏在这石头里面。”
按国际标准,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的
油气藏称为
低渗透油气藏,小于10毫达西的称为特低渗透油气藏,小于1毫达西的称为超低渗透油气藏。按照这个标准,长庆油田近年新增探明储量中,绝大多数属于特低渗透、超低渗透储量。这些储量动用难度大,开发效益差,被国外专家定性为属于“没有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然而,长庆
石油人不愿意舍弃这个过去被称为“扔了舍不得,啃着吃不饱”的鄂尔多斯盆地,攻关难度亲历者感触最深。
“为多产油气,我们用了近20年时间摸索。现在,我们对渗透率只有0.3毫达西的储层进行改造,已生产出高产油气,靠的就是分段压裂。”在去庆平一井的路上,评价处地质科科长周树勋说。
为攻克低渗透,科研人员多次进行产能试验——
1994年到1996年,在
水平井压裂上做文章,效果不理想。
1998年到2005年,进行分支井、机械桥塞、水力喷射等压裂技术试验。由于是笼统压裂,产量与直井相近,成本却是直井的3倍。
2000年至2002年,进行苏平1、苏平2井压裂试验,采用酸洗或酸化笼统压裂改造技术,单井产量与直井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难道真像有些人说的“长庆油田就是口口井有油,口口井不流?”
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到长庆
油田增产的“加速度”。踏上1000万吨的台阶,长庆人用了33年;跨越2000万吨,长庆人用了4年;冲上3000万吨,长庆人只用了2年;从2010年到2011年,产量突破4000万吨,长庆人也仅仅用了2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油开始进行低渗透油气重大技术攻关以来,长庆油田连续4年年均增产500万吨。
那么,长庆人何以在储量品位越来越差的情况下,连续不断跃上新台阶呢?
长庆油田副总工程师徐永高对记者说,在中国石油水平井改造技术重大专项立项后,长庆油田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课题组,针对长庆储层特点,确立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技术研究方向。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在经过深化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现场进行试验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形成3套工具系列和3套工艺体系,并申报国家专利,使长庆水平井改造技术在水力喷砂压裂领域走在行业前列。这项技术是射孔、压裂、隔离一体化的新型增产措施工艺,具有连续作业快捷、自动封隔安全、周期短、伤害低的特点。
针对长庆低渗透和超低渗透两大储层类型,长庆形成了“水力喷砂压裂+小直径封隔器+连续混配”和水力喷砂分段多簇压裂两大主体技术,突破传统油藏工程认识,开展提高改造段数试验,创新研发水力喷砂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改造效果明显,实现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突破。
徐永高说:“以天然气井为例,改造后的单井试排产量由前期的日产30万立方米至50万立方米提高到50万立方米至140万立方米。投产后,日产量是参照直井的3倍以上。”
有了这些技术,2008年至2009年,长庆人甩开膀子,在水平井长度和压裂段数上大做文章,水平段长度由300米增加到800米,压裂改造由3段和4段增加到8段、10段、15段,单井产量迅速提高,日产平均达到7吨。
水平井压裂攻关成功,在长庆见到三大效果——压裂速度加快了。过去一口水平井压裂少说得一个月左右,如今一个星期能压裂七段至八段。成本降低了。过去外国公司服务价格昂贵,如今使用自主研发的工具,成本仅为国外公司要价的1/10。压裂效果提高了。在油井压裂上,增产效果明显,产量是直井的3倍多。在气井水平井压裂上,产量是直井压裂产量的5倍以上。试验推广以来,全油田少打油气直井四五百口,少占土地二百多亩。
目前,长庆油田应用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技术压裂油井165口井939段,施工成功率98%,平均日产油5.29吨;压裂气井73口260段,施工成功率98.5%,平均日产气6.1万立方米。与直井相比,累计净增油17.9万吨、增气14.8亿立方米,净经济效益6.5亿元。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