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亚院士
2010年5月29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师生为庆祝罗平亚院士70岁寿辰,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罗院士的许多弟子从各地专程赶回母校,为恩师献上祝福。
罗院士在会上作了题为《愿望》的演讲,他说:“过了今天,我就是70岁了,在有生之年,我还有三个愿望希望能去实现。”他讲述的三个愿望是:为我国大多数适用于化学驱的油田探索一条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途径;为解决复杂地层深井、复杂井“井下复杂问题”提供可能的途径;推进新一代油田化学工作液处理剂的研发。
很多人都在会后问罗院士的愿望怎会是这样三个问题,“我希望这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都能深入做下去,见到它们应该呈现的效果,如果这些难题解决了,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结下石油情缘
罗平亚的一生,与西南石油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在四川的找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毛主席对四川的油气勘探也十分重视,曾亲自到四川隆昌气矿视察。1958年3月,南充东观、广安武圣、遂宁大英的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举国震动。
当时,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坐镇南充,打响了川中石油会战。为了加快开发四川石油天然气资源,并为西南协作区培养技术干部,国家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即原四川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地点就选在川中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南充。
这年,18岁的罗平亚高考报考了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原本已经达到录取分数的他,因为家乡的需要,意外地被这所刚刚建立的大学录取,成为学校首届招收的600余名新生中的一员。
初到学校报到,迎接他的却是南充燕儿窝的一片乱石岗,而学校还仅存在于规划图纸上。没有校舍,只能借部队的营房学习和生活。之后学生便和教师们一起加入了建校的劳动。建筑材料需要通过嘉陵江水运过来,他们从江边硬是用肩挑、背扛,将建筑材料一点一点搬回学校。起初是一天上课一天劳动,后来变成雨天上课晴天劳动。正逢三年困难时期,条件异常艰苦,师生们硬是靠着手挖肩挑,建起了地质(教学)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修通了通往市区五里店的简易公路。1960年,学校正式搬进新建成的校舍,条件虽称不上好,但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正是这段艰苦磨砺,铸就了西南石油大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校风,它融入西南石油大学历届毕业生的血脉中,形成了在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都能自觉奋勇创业的精神,也成为罗平亚以后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思想基础。
由于学校当时师资缺乏,为培养老师,学校决定从在校学生中挑选出百余名优秀学生,自行培养,留校从事教学工作。罗平亚由于在校期间表现优异,被选入教师培训班,由主修钻井工程转而学习化学。1963年,学校首批毕业生奔赴我国油气开发的各条战线,罗平亚留了下来,在化学教研室任教,成为一名化学老师。得益于当时认真、求是的学风,在毕业后任辅导员和助教的这段时期,罗平亚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在当时,学生经过两学时课上学习后,规定教师在课后必须有两学时的答疑时间,与学生一起广泛讨论不懂的问题。师生经常从晚七点开始,在一直讨论到熄灯,为了能很好的解答学生们不断地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钻研教材,广泛阅读各类参考书,普查各种文献……这不仅为使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也为他以后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更锻炼了他能准确地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
喜爱读书的习惯帮助他掌握了一套正确指导学习和科研的理论方法,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更使他学会了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方法。扎实的基础和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为罗平亚日后从事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变人生的申请
1976年,十年浩劫开始,工业各条战线都受到了冲击,石油工业发展趋于停滞,但深井钻探却例外的没有停步。早在文革之前,石油部就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龙女寺布置了一口7000米的深探井,虽也受文革冲击而停钻,后来因落实毛主席“我们也要打7000米的深井”的最高指示,1972年女基井重新开钻。
在当时7000米的超深井钻探是我们从未涉足过的重大技术难题,而深井高温泥浆更是必须我们自行研发、自行创建的系列新技术。为了攻克这一难题,1973年四川石油管理局成立泥浆技术攻关组,并要求西南石油学院派一名教师到钻井现场协同攻关。
文革期间学校里正常的教学工作完全瘫痪,此时已经当了三年化学教师的罗平亚无事可做,又不干心虚度时光,很想到生产科研一线去,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与教师工作相比,下到井队参加攻关绝对是个“苦差事”,又恰逢非常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搞科学研究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更何况攻关组要研究的又是完全从零开始的抗高温深井泥浆技术。罗平亚却出人意料主动申请要求参加,做出这个决定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否完成任务,甚至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将会是怎样,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成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泥浆攻关组设在遂宁,罗平亚来到现场后,白天与工人一起工作,晚上翻译国外文献资料、研究实验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动手进行每一个试验,操作各个步骤,过程中曾多次遇险受伤:1975年在泸州,他在开泥浆搅拌机时右手触电烧伤;在重庆被高温苯酚液体烫伤全身……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罗平亚和攻关组探索出了打超深井最关键的钻井液技术新途径,研制出了高温泥浆新型泥浆处理剂。1976年2月27日,女基井完钻,井深达6011米。中央领导对成功钻获该井给予了高度评价。
之后,他要求留下来继续攻关,并承担了我国另一口7000米超深井——关基井泥浆攻关工作。1978年,攻关组相继完成了磺甲基酚醛树脂Ⅰ型和Ⅱ型的室内研制和中试工业化生产,为我国钻成第一口7000米超深井提供了可靠的泥浆技术手段。
1978年,罗平亚结束了在现场历时5年的研究工作。回到学校后,继续潜心研究,在深入研究深井高温泥浆作用机理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温改善泥浆性能”这个新颖的科学观点。沿着这一思路,经过几年不懈地探索,1985年一种“井越深,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性能越好,工艺越简单,成本越低”的先进新型超深井泥浆体系(抗高温磺化泥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形成了思路完全不同于国外泥浆系列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理论,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为解决我国深井钻井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时至今日,该技术仍在在全国深井泥浆中被广泛采用。
当校长是个“技术活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学校领导开始着手培养罗平亚,希望他走上校长的岗位。由于钟爱教学、科研工作,他一推再推,直到1990年为了学校的发展,罗平亚才就任西南石油学院院长。
正如他对待学术一向严谨,既然承担起校长这个工作就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作好它。上任之初他还认为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首先继续做好自己称手的科研工作,而教学上又很受学生的欢迎,其它无非就是行政上的事务。走马上任后才发现,要做好还确实不简单,在管理上有许多都需要重新开始学习。为了尽快胜任校长工作,一方面从头学习国内外高校管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广泛地向其他校长学习和交流。凭着勤奋和智慧,用了三年时间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方法,并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构筑学校的未来。
此时学院隶属于中石油,学校提出了鲜明的办学目标,即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对此相应的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如教师要“补过教学关”,无论老师的职称高低,本职的教学水平能否过关是关键。这一个做法得到了中石油的支持,提升了一大批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建设、科研队伍的壮大都做了相应的工作。这些夯实基础的做法,提高了教师队伍和学科的发展的水平,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学校跻身全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0,而西南石油是这些大学中唯一的一所“学院”。
2000年,学校划转到四川省,此时在全国掀起了高校合并的浪潮,面对转变和机遇,学校提出要将西南石油学院办成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工科院校,以壮大四川省工科类人才的培养力量,并成功将学校迁到了成都,为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而今的西南石油大学,伴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也顺应了高校快速发展的潮流,把握住了难得的机遇。经过多年的建设,现今的西南石油大学稳住了根基,办学优势与特色得到了社会和行业内的认同。
一个宏愿,一份坚持
1995年,罗平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当时我国石油系统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工科院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要成为原创型技术发展的源头,高校要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占据技术前沿,预测技术发展的难题,通过对问题本质的抽提和归纳,凝练出基础的理论……罗院士常常以科学家和教育家的眼光去审视工科院校与工业的关系。教学一线、实验一线与生产一线,罗院士始终坚守在这三条战线,也始终力促这三条线的结合。针对现场复杂问题,进行超前性的储备研究,以更好的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这是他对科研一贯坚持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他曾敏锐认识到复杂地层深部高压、高产、高含H2S气层钻井中可能会遇到的重大危险和技术难题,坚持有针对性地研究,储备了一套解决这类难题的材料和技术。他自行研制的“智能凝胶”和应用技术在相关事故发生的危急关头,起到的无可替代的效果和作用并立下了“汗马功劳”,显示了掌握一套科学的治学理念并将其运用的弥足珍贵。
面对着自己也数不清的科研成果、奖项与荣誉,罗院士虽己年过古稀但并没有停下脚步,每天沿着西南石油大学的校园小路来到“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旧进行着平淡、重复的实验和研究,在他的心中还坚持着一个愿望。
总结几十年教学、科研经历:使他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他希望在此基础上,在有生之年能研发出我国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急需的各类聚合物,为全面建立我国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能为建立解决我国复杂地层深井重大技术难题的系列配套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我国油国化学剂的更新换代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科学始终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成果需要时间去验证,罗院士正在和科研队伍一起,实现着他的愿望。我们真心祝愿他!
【我刊在采访过程中,得到了罗院士及其助手、中石油老领导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谨以此文祝罗院士与家人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