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MiddleEast)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形成于16至17世纪的英法等国东扩过程产生的欧洲中心论。狭义的中东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伊拉克、巴勒斯坦、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土耳其、伊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18个国家。广义的中东还包括北非。一般说的中东就是包括北非的泛中东概念。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地缘政治、复杂的利益纠葛、历史悠久的文化冲突、不同政治流派的思想激荡等因素都成为地区局势瞬息万变的原因。也正是这种复杂的文化冲突、宗教特点、地缘位置和石油资源,导致了中东长期的区域内冲突和区域外干涉不断交织,让其成为了全球版图中的“破碎地带”。
中东地区地缘战略意义十分突出,被称为“五海三洲”和“四峡四湾一河”之地。它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环绕它的国际水域有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它还控制和影响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三大国际水道。中东地理位置险要,沟通中东水域的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都是扼守国际航道的门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和瓜达尔湾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与巴拿马运河并称全球两大运河。
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中东既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还是全球穆斯林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在中东生活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突厥人、库尔德人等诸多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民族、文化和宗教冲突越来越复杂。现代历史中,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矛盾是中东民族问题的核心,巴以区域历经半个多世纪依然动荡不安。近年,以不可调和的领土矛盾为核心的巴以矛盾逐步取代阿以矛盾。
在冷战背景下,两伊战争爆发: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展开了与异族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人争夺海湾霸权的八年战争。此外,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的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也是中东地区新的民族冲突焦点。伊拉克战争导致其境内库尔德人政治地位提升,形成了对土耳其和伊朗领土完整的重大威胁,迫使土耳其和伊朗两国放弃前嫌,携手打击库尔德人。
经济上,中东在全球陆地面积占比不到8%,却储藏了占全球54.4%的石油,被称为“世界
油库”。这是中东富裕的基础,也是不幸的根源。1901年,英国人威廉·达西(WilliamD"Arcy)在波斯湾找到石油后,中东惊人的石油资源逐步被发掘出来。出于各种目的,外部势力干涉严重影响中东地区的稳定和正常发展。五次中东战争以后,中东完全进入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对美元标价后,中东逐渐变成了美元的殖民地。
在197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石油危机冲击认识到石油重要性并大举进入中东前,中东地区的民族冲突很少以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近代中东的民族冲突无论是美国扶持的犹太以色列政权,还是以教派冲突为幌子的两伊战争,都是外部势力干预的结果,更不用说美国直接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中东是典型的资源国集团,他们输出油气,换取石油美元,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中东就是全球工业最大的造血地,每次中东局势的动荡和OPEC的行为都迅速地影响
油价,并进一步波及实体经济。
从金融危机后到后危机时代,在全球此起彼伏的积极政策下,油价似乎脱离了实体经济,与热钱共舞起来。但2011年1月开始的此起彼伏中东地缘政治事件又将人们惊醒:中东仍是石油世界的主角。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