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曾经创造连续27年高产和稳产5000万吨的世界奇迹。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下一个10年稳产4000万吨目标?这是摆在大庆勘探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巨大的挑战。
挑战世界级难题
中国是公认的石油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区,就如何进一步准确、细致地认识和区别大庆盆地的石油地质结构,对大庆油田的继续高产、稳产有着重要意义。张铁钢认为,大庆油田整个
松辽盆地面积较大,大庆油田主力——“长垣油田”是个大构造,在其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段块,岩性油藏非常多,但都属“三低”(低产量、低渗度、低丰度)。如何进行有效而高效的开发,必须准确地找到河道砂体,只有在砂体里才能有油的固体。
大庆近年来开展的“长垣315”地震工程( “3”是3米厚的土层能够准确有效的识别,“5”是5米的断层,“1”是油藏)属于世界级难题,在西方油公司的概念中,3米砂层和1米有效土层可能都忽略不计,自觉没有开采价值。但是如果在美国加州,整个洛杉矶一带也是
低渗透,有几万口井,每口井的产量平均在1~2吨,但仍然继续开采。因为一旦停开就面临渗透性等方面的问题,将驱动不出油来。国内有些油田就没有其效益低而对其开采叫停。
在大片区城里能否准确找到油层,对油田开采阶段意义重大。张铁钢说,“现在我们的保护层准确识别的技术,窄小河道在整个地震成像里能准确识别,在潮阳沟和庆输港两个区块,用此技术做了8口井,其中最好的一口井46吨/天,属于高产点,而以前在这种地方很难能找到10吨以上的井。”
物探技术的进步
大庆油田所属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勘探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物探技术在大庆经过多年不断摸索,有了长足进步。张铁钢告诉记者,对一个复杂的区块来讲,惟一认识地下的手段就是地震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上,地震装备进步显著,并涌现出SN388与Sercel408UL等万道地面采集系统,这些先进
装备的使用基本适应了各种复杂地表区的地震采集要求,并全面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能力。采集技术本身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出现包括陆上多分量采集、井下多分量采集和永久性埋置检波器等多种采集方式。
在大庆及海拉尔区等地表复杂区,以及复杂断块三维地震、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大庆1.0秒反射主频为90~100Hz,1.7秒反射主频为70~80Hz。三维地震配套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基本覆盖了老油区。更精确的三维地震和非常规三维地震有待深入探讨和发展。
据了解,在大庆油田,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成像、多波多分量油藏地震监测等方法为代表的开发地震技术,为油藏开发提供了精细的模拟、描述和动态监测结果,有效地改善了油藏管理水平,延长了老油田生产寿命。通过开发地震对油藏进行精细地震描述,在老油田发现新储量、确定剩余油分布,以及优化布井方案等措施,使
老油田获得新的储量增长。
英特尔高性能
计算的强力支撑
物探技术属于高科技技术,与IT技术密不可分。不久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的特等奖花落大庆,其中有两项技术与IT技术密切相关。即三维地震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和窄小河道砂体识别技术。张铁钢自豪地说,这其中得益于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和解释技术。大规模油藏计算技术,也都是高性能计算的重大技术。
据张铁钢介绍,在大庆油田的支持下,装备能力每年都得到持续发展。尤其是这几年英特尔与大庆油田合作上,在引进地震处理集群、用于
油藏数值模拟的集群之后,过程中的性能优化测试、现场指导、利用英特尔的性能分析工具,帮助优化分析软件系统、指导系统优化配置和调整等所有的环节,英特尔公司在提高地震处理、数模计算的实效性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目前,地震采集量、区块、密度等量上逐步向百亿亿次计算发起挑战。如何解释海量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地质信息,就必须进行
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的计算,以及三维可视化解释,需要强大的服务器来支持。近两年,英特尔的至强多路服务器技术推出以后,去年至今,英特尔两台最新测试样机都在大庆油田进行过全面的性能测试,随后又进行E7,10核、4路的服务器多学科协同
地震解释的测试,两年的测试使大庆油田尝到了甜头。
张铁钢举例说,这些年我们一直采用英特尔PC服务器(双路)做三维数据解释。但是,双路服务器可以满足100平方公里的区块的数据机解释,现在普遍做大的区块解释都是300平方公里,甚至是连片的处理解释,最大的连片达6400平方公里。采用4400个CPU进行资料处理用了一年时间,分块做了解释,当时采用了企业级服务器,32个CPU,能够提供多人的、同时、协同解释。从去年开始,大庆用英特尔至强4路、6核平台的服务器,仅用15个人就做了完整的解释,而且从计算效率、对数据访问,和数据管理效率来看,提高2~3倍。大家普遍接受了“胖节点”多路服务器逐步取代小型机,以及昂贵的企业级服务器去做协同解释。
期待与英特尔
HPC深入合作
大庆油田是具有世界级储量和世界级领先
勘探开发技术的油田,多年来形成的技术攻关成果、技术方案、相关软件技术,如何实现有形化、固化,变成真正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是大庆人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这些自主研发的适合松辽盆地和东北探区特色的软件模块,怎样有效地保存下来,需要对计算平台有慎重的了解。
张铁钢指出,最早第一套地震处理集群用的是联想品牌,效果很好。最近又引进一套128节点的联想基于英特尔平台做数模计算,同时还准备把自主知识产权特色技术研发的软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英特尔高性能计算对于石油物探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而未来,大庆对与高性能计算的运用,提出了更多的希望。张铁钢认为,大庆外围一些探区,包括海拉尔探区、大三江地区、深层探区,这些
地质构造都适用于逆时偏移的处理系统。基于此,下一步将考虑适合逆时偏移计算的计算平台,是采用CPU和GPU的异构平台,还是用CPU平台,需要进一步论证。希望英特尔(集成众核MIC)尽快投入商业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大庆将有更大需求。
据记者了解,大庆将建立面向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平台,所有研究人员都在计算机上实现研究工作。他们准备参与大庆油田股份公司制定的IT发展规划里有一个数字盆地的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做数字研究,即地震地质研究的数字化,全部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两年大庆与英特尔的多路至强CPU测试已经为这个项目将来实施做了铺垫,完全可以在小型的工作组和研究科室,如在30人左右规模,用4路、8路、多核实现硬软件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存储,以及小型的决策支持,勘探开发决策支持一体
化全部在服务器上实现。“这方面大庆确实有需求。”
在油田数据资产管理上,大庆全部采用传统大型机,随着技术发展,逐渐向多路X86架构服务器上迁移。“前期做了一些尝试,迁移了一些项目数据库,效果突出。而且并发存储的效率很高。因为核路多,多用户支持,都能及时得到数据访问的响应。”张铁钢补充道。
未来:
多学科协同综合研究
对于未来, 张铁钢胸有成竹。“每一个勘探研究室进行多学科协同工作时,从地震的一些特殊属性的处理,地震属性的特殊计算,以及地震构造解释、精细解释和‘井震结合’的解释,在一台服务器上全部完成。一台服务器配一个存储,可以把所有数据进行有效、集中管理,软件也可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软件的部署也达到了统一集中管理。如此,所有人的工作都在一个平台上做,做完以后数据都放到服务器上,便于今后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成果进行整理,为领导决策、井位部署、论证,直接能够提供很好的资料。
最后,张铁钢补充说:“目前,我们与英特尔的合作为未来在建立多学科,基于研究室的多学科协同地学综合研究,做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它可以保证整个从地震地质综合研究一个流程下来,从最初的地震成像数据到工业制图,可以直接同步到井位部署和钻井施工上。”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