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上海召开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其最新出版的《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预测,2012年国内油气市场对外依存度将继续攀升,其中原油对外依存将升至57%。
成品油市场上,汽油供求宽松,而柴油供应三季度或有缺口。
原油市场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国内对外依存度的持续上升,也使得定价权争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据证券时报记者与到会人士交流,尽管推出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国内市场对于自己的
原油期货普遍较为期待,相关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需求增长推高原油进口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7亿吨,同比增长4.5%,低于近十年7.1%的平均增速。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估计在4.54亿吨,同比增长3.4%。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成品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同步放缓,成品油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但仍存在阶段性局部柴油供应紧张的现象。
展望2012年,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慢,
欧债危机成为首要风险因素,世界石油供需将趋于宽松,国际
油价前低后高,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预计WTI油价为90美元/桶~100美元/桶,
布伦特油价为95美元/桶~105美元/桶,WTI与布伦特油价价差将有所缩小。
对于中国,报告预测石油需求有望接近5亿吨,预计全年原油净进口量达到2.66亿吨,对外依存度升至57%。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进口量继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超30%。
原油期货筹备进行时
对外依存度节节高,意味着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影响日益上升。而推出原油期货,无疑将助力中国这一能源消费大国争夺国际定价权。
中石油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戴家权会上接受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油期货推出有利于中国争夺国际商品定价权,业内和政府都非常关注。结合WTI与布伦特市场的历史发展看,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石油产量的提高是发展原油期货的必要条件。目前看,较为现实的如大庆油、胜利油等都可以作为未来国内原油期货的标准交割品。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上海期货交易所拟推出原油期货合约,并将对境外投资者部分开放,或以美元计价。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1月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也曾提出,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或将迎来上市潮,原油期货显然位列其中。
据消息人士透露,近期上期所正抓紧原油期货相关准备,包括合约设定、规则制度设计等工作正加快推进,包含美元计价在内的多套方案也正在筹备之中。该人士同时表示,由于国内原油期货可能以美元标价,涉及外汇兑换问题,上市筹备中牵涉部委较多。此外,在现货市场还存在与
三大油企沟通协调问题,因此原油期货具体推出时间还很难判断。
“对于原油期货上市,眼下确实是较好的时点,也很有必要。”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教授称,从近期趋势来看,国际原油市场有从原来统一的全球性市场向区域性市场演化的趋势,不同市场间出现分离现象。目前,炼化市场重心正逐步向亚太转移,尽快推出原油期货有利于改善现有缺乏定价权的局面。此外,国内原油市场需要标杆价格,建立有效价格发现机制也有助于成品油市场化改革。
吴力波表示,在计价方式上,海外原油市场大多选择国际货币,印度原油市场选择美元,而日本选择日元。单一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短期内可能会发展成区域性市场,市场容量可能有限。而放开美元,在制度上需要合理设计。
当然,国内原油期货推出并非一蹴而就。戴家权认为,国内原油在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两方面都还尚未成熟,目前应着力于大力推进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原油产量提升。
也有市场人士担心,原油期货可能触及国内三大油企的核心利益,原油期货或因此遭遇阻力。对此,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原油期货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油企方面不会成为阻力。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