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银行出炉了一份建议中国改革国企的报告,未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反映最强烈的莫过于国资委。但其强力阻挠并未压制住国内反国企垄断的呼声,相反成为“两会”最热闹的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在两会期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着手研议破除国有石油巨头垄断的步骤和方法,从根本上遏制“油荒”的发生。自去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
油价格后,各地陆续出现“油荒”。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全国有上万家民营
加油站无油可加,“油荒”程度为近年之最。在随后的检讨中,“囤油惜售”被指为诱因。当时
中石油规划总院一位油品专家表示,
成品油批发市场对消息面高度敏感,一旦市场上形成上调预期,投机行为将随之增加,处在成品油流通环节的中间贸易商可能趁机囤货惜售待涨,这对国内“柴油荒”的缓解将形成不利因素。此种解释回避了上游的问题,而将责任直接推卸到中下游贸易商。但果真如此?
李立新通过对江浙闽100多家民营油企的特别调查发现,作为掌握了国际原油进口和国内原油开采,垄断着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完全掌控着国内油源的
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油企,对民营油企、油商实施控量供油甚或完全断供,以致民营加油站无油可卖。李立新委员指出,归根结底,是石油巨头的垄断制造了一次次引起社会恐慌的“油荒”。
事实上,垄断石油巨头通过三条途径完全控制了国内的成品油供应。第一条是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导致民营炼化企业只能仰人鼻息。第二条是原油进口,据全国工商联“两会”期间提交的议案显示,目前“两桶油”系统外的企业若进口原油,必须持有两大集团出具的“排产”证明,海关才放行,铁路部门才安排运输计划;此外,进口原油后还需要返销给两大集团,销售由其统一安排。第三条是成品油进口,获得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的民营石油流通企业不能用配额进口汽油、柴油,只能用配额进口燃料油。
在上述“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全国工商联称,民营企业成品油的总销售额不到全国销售额的30%。另有数据显示,全国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000多家,基本由两大石油公司控股或挂靠;而在近10万家加油站中,两大石油公司所属的加油站大约占到了50%,其成品油销售量约占全部销量的70%以上。这与工商联的数据基本吻合。
这可以上溯到1999年出台的《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该意见以技术为由确立了如今的垄断格局。但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盛洪看来,上述意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与垄断权力对等的义务。城市公用事业公司的义务是“普遍服务”和“不间断服务”,但垄断油企却没有“避免油荒”(相当于“不间断服务”)和“向一切下游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石油产品”(相当于“普遍服务”)的法定义务,他们拿到的只有权力。不然,中石化销售公司有关人士也不会这样回应质疑:“中石化完全可以保证自己旗下加油站柴油的零售供应,但作为企业,没有责任保证对民营加油站的供应。”但这种格局显然是不正常的,正如李立新所指出的,“然而我们容忍了垄断的弊端,却没能换来国内油料的供应保障。”
不过,利益集团既已形成,要打破又何尝容易。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处处闪烁着垄断油企的影子,从成品油价格上涨到暴利税起征点的上调,再到各种政府补贴,其政策游说能力显现无遗。在我们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旅”必须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可以从外围开始,从垄断油企之外的市场开始,具体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可以从打破成品油进口垄断权开始,增加民企配额,允许民营流通企业进口包括汽油、柴油在内的一切成品油。第二步是放开原油进口限制,鼓励国内企业利用自身渠道扩大油源。第三步是逐步放开民企国外开采石油的权力,增强中国整体上的原油供给能力。最后,在国内民营成品油市场不再由“三桶油”完全把控的前提下,放开价格管制,真正做到市场供应、市场定价。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国内成品油市场是国企高度垄断的缩影,打破垄断格局已经不能停留在“应该如何”层面,而要转到“如何做”。在我们看来,放开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权应该成为一个突破口。正是因为这一道行政垄断权的保护,才造成了国内石油市场的基本垄断格局。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