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石油储备不必急进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3-29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石油储备不必急进 2011年11月,美国启动了新一轮对伊朗石油制裁。3个月你来我往的较量对高了石油价格,今年2月底石油价格达到4年来的最高点。为平息市场的担忧,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说,全球有足够的石油储备平...

石油储备

石油储备不必急进

    2011年11月,美国启动了新一轮对伊朗石油制裁。3个月你来我往的较量“对”高了石油价格,今年2月底石油价格达到4年来的最高点。为平息市场的担忧,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说,全球有足够的石油储备平抑伊朗石油出口的减少。伊朗也千方百计突破美国的封锁,试图在西亚打开缺口,与印度谈易货石油贸易和部分以卢比结算,与巴基斯坦谈延期结算。中国进口石油的10%来自于伊朗,约为伊朗石油出口的20%。不管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过去几个月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数量确实是减少了,而且减少的比例还不少。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6%,这一比例肯定还会进一步提高。伊朗危机正在相持阶段,美国不会放弃压迫伊朗弃核的目标,伊朗不会轻易屈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伊朗危机”不会结束。在此背景下,增加石油储备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21世纪是一个能源多元化的世纪,不再是石油唱独角戏的时代。国际能源署预测,人类将步入“天然气黄金时代”,并认为,“20世纪的能源安全是以石油安全为构架的安全体系,21世纪的能源安全是以电力安全为构架的安全体系”。OECD国家在20世纪构建了石油储备作为能源安全体系的一部分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21世纪的今天,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再去做同样的构建也是正确的吗?笔者认为,在没有答案之前,不必大力推动,顺其自然往前走,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更加凸显了石油的政治属性。为了政治目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首次联合起来以石油为武器发起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禁运。为应对突然起来的石油禁运,西方发达国家在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建议下组建了国际能源署,其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和使用。

    显而易见,战略石油储备是为了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而设置的,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其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可能,减轻石油供应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的进口量,而在于抑制油价的上涨。

    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署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目前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国家的石油储备达到90天以上,其中美国石油储备超过150天,日本的石油储备更高达200天以上的水平。

    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讨论始于2000年。当时,我国原油净进口量约6000万吨,对外依存度不到30%。 2007年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当年原油进口量增长至1.5亿吨。2010年1月,我国已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则预计2012年完工,储备能力将提升到2.74亿桶 (约合3753万吨)。按照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约2.54亿吨。简单计算可看出,今年末可以实现的3753万吨相当于50多天的进口量,而一期工程的1400万吨约等于十几天进口量,再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就是当前具备30多天进口量的储备能力。到2020年,中国才能建成约5亿桶石油储备,够到发达国家90天的石油储备“及格线”。

    相比部分西方发达石油消费大国,我国石油储备起步晚储量少。于是,呼吁增加储备开放民间储备的声音不断。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到底该如何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多大才合适?过去40年国际石油储备的实践值得我们考察借鉴。

    自1974年成立以来,国际能源署一共组织过三次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的行动。第一次释放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时候。第二次是在2005年,当时卡特里娜飓风严重破坏了墨西哥湾的离岸油井、输油管道以及炼油厂。第三次释放是去年6月23日,为应对利比亚危机,一个月内一共释放了6000万桶石油储备。

    资料显示,美国是拥有石油储备最多的国家,也是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在国际能源署每次大的石油储备动用行动中,美国都是行动的主体。海湾战争期间,老布什总统就签署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命令,连续释放2114.1万桶石油。 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布什政府又同意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共释放1620万桶石油。去年,美国释放了3000万桶石油储备,占了整个释放量6000万桶的一半。另外,在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单独行动,释放了539.1万桶石油储备。

    从为数不多的几次行动看,石油储备和释放有如下几个共同的特点:一、OECD组织中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有石油储备,经过近30年的经营,基本满足90天进口量的“标准”要求。二、不同国家储备量不同,主要与进口量的大小和石油在其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决定。如美国,石油进口量最大,石油消费最多,石油储备也最多,占了国际能源署石油储备的一半左右。日本石油消费占其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一半多,达52%,进口依存度高达98%,日本石油储备总量约为200天的进口额,比重最高。三、石油储备分为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两部分,民间储备又可分为法定储备和商业储备两种。一般而言,民间储备高于国家战略储备,国家对民间的法定储备给予一定的补贴,纯商业储备一般按商业原则办。四、国际能源署是OECD国家为应对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可能垄断石油市场而设立的机构,多少带有相互不信任和“斗争”的性质。五、OECD国家庞大的石油储备是在“冷战”和“石油峰值论”盛行的国际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当时中东南美开始实行石油国有化,跨国石油公司很失落,被迫下海进入高风险区域。石油不可替代,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都是被迫的选择。六、投入很多,成本很高,实际动用很少,对心理平衡,价格平衡有作用,对实际供给类似于“电力调峰”。去年国际能源署一个月动用6000万桶储备,相对于国际每天近9000万桶的消费量,实在是“杯水车薪”。七、三次大的石油储备动用都是在国际能源署协调下OECD国家的统一行动,如此操作尚且效果不佳,去年6月份的第三次操作犹如“掉石入海”,只见泡泡不见浪花,备受争议,单个国家的行动更是鲜有成效。

    21世纪已进入第二个10年,国际能源署建立已近40年,世界政治和能源格局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共享能源供求信息,尽管还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但可以平等对话,共商供求平衡,共谋和平发展。40年的经验表明,石油能源领域与其他领域一样,争斗没有赢家,共赢才能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用石油做武器,伤人害己,不论是出口国还是消费国,都没有赢家。

    这40年另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兴起,OECD国家能源消费进入拐点或下降期,而金砖国家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已进入高增长期,仅印度和中国石油消费增长就占了全球增长量80%的份额。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都刚刚开始建立石油储备,中国完成了1400万吨,印度不到600万吨,大概是30天左右的进口量。发展中国家要用钱的地方太多,OECD国家走过的道路,我们肯定不能都重复走一遍。有石油储备比一点没有要好,但到底我们要多大的储备?真的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做深刻全面的研究,决不能人云亦云,花了大价钱,建个中看不中用的“大储备”。(作者为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