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中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5-11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一份简报称,目前,全球炼油产业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由此产生了两级市场。在东亚、中东和拉美,炼油产业正迎来一波积极扩张潮;而在经合组织国家,面对已经成熟的当地市场和环保标准带来的更高投资要求,发达国家原有的炼油产能正...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一份简报称,目前,全球炼油产业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由此产生了两级市场。在东亚、中东和拉美,炼油产业正迎来一波积极扩张潮;而在经合组织国家,面对已经成熟的当地市场和环保标准带来的更高投资要求,发达国家原有的炼油产能正逐渐走向衰落。

    产能过剩引发恶性循环

    在简报中,国际能源署炼油和油品供应分析师托瑞尔·博瑟尼称,经合组织国家将连续几年面临自身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得不关停炼油设施或以较低价格出售炼油厂。

    该简报称,容易被忽视的炼油产业其实是连接上游风头正劲的原油勘探开采与下游消费者成品油需求之间的关键环节。但是,炼油产业自身却容易经历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新产能增加导致过度投资,引发产能利用率不足,赢利降低,进而导致投资不足,而在产能下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又会重启这种炼油行业恶性循环。炼油产业的资本投入压力大、赢利周期长,而且会受到油品质量、规范标准变化和日益严格的减排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去年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1年中期油气市场报告预计,2010年后国际原油蒸馏总数每日净增870万桶,到2016年达1.02亿桶/日。与上述数据形成对比的是,预测认为,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长实际还不到700万桶/日,其中部分增长还可由生物燃料、液化天然气等来满足。

    炼油增产主要来自亚洲

    博瑟尼表示,炼油业的产能增长都发生在非经合组织国家,主要是在亚洲。亚洲国家炼油增产本身具有一定优势,包括规模经济效益、较宽松的环境法规要求等。炼油产能增长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则有战略目的,一些原油消费国希望提高原油的自给自足率,还有一些国家则希望建设地区出口枢纽。同时,一些原油出口国则希望出口具有更高增值价值的成品油。

    根据该简报,仅中国的炼油增产预计就占全球总增产量的1/3,即每日增产300万桶,这一数据主要是根据增长需求计算出来的。当然,产能项目建设肯定存在不确定性,不过该简报认为,中国政府的战略应该是综合平衡潜在产能过剩和对炼油产品进口的依赖加大之后制定的。

    亚洲其他国家每日炼油增产将达140万桶,占全球增产的16%。中东和拉美也在为炼油增产投入大量资金。与中国相对谨慎的炼油增产战略不同,印度正大幅扩张国内炼油产业,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亚洲炼油产品主要出口国。印度已经开始向美国、拉美和欧洲出口高质量油品。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对比鲜明

    在中东,经历前几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短暂搁置后,沙特阿美石油已重新启动雄心勃勃的炼油增产计划。增产计划共涉及4个超大规模项目,其中3个有望落实,2016年前有两个项目可能达到40万桶/日的炼油产量。阿联酋则计划于2014年启动40万桶/日的炼油项目。拉美炼油产能的增长主要由巴西带动,到2016年巴西的炼油增产可能达到80万桶/日。

    发达国家的炼油产业局面则与新兴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毕竟,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正面临结构性下滑。美国和欧洲都宣布关停更多炼油厂。欧洲最大的独立炼油企业Petroplus已于今年1月进入破产清算,在此背景下,2008~2014年间,经合组织的炼油削减量可能达到360万桶/日的水平,相当于2008年经合组织炼油总产量的8%。

    欧洲炼油产业的前景尤其暗淡。欧洲已有7家炼油厂关闭,Petroplus旗下的5家炼油厂前途未卜。还有一些欧洲炼油厂最近被卖给资金充裕的非经合组织国家企业。亚太地区的经合组织国家炼油业同样不景气。到2014年,日本炼油商将面临要么关停炼油厂,要么大规模投资升级原有设备的艰难选择。预计日本的炼油削减量达到60万桶/日。美国的炼油产量则存在一定的变数,目前美国正转变为一个主要的炼油出口国。

    国际能源署的简报称,全球炼油市场的重心正在发生地理位移,类似的局面已然出现在世界经济生活的许多领域中。东方市场的繁荣发展促进大规模先进炼油厂的建设,而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的炼油产业则面临停滞乃至萎缩。考虑到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经合组织国家炼油商最大程度灵活利用产能的计划是有利的,不过,可能并非其所有炼油商都能在这场经济风暴中全身而退。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