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天然气进口严重受制于俄罗斯,乌克兰为笼络人心,减轻财政负担,必须押宝
页岩气。
为了天然气合同问题甚至将前总理扔进牢房的乌克兰仍在追求油气来源的多元化,尤其是降低对俄罗斯气源的依赖。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时下最受人瞩目的页岩气。
5月中旬,乌克兰环境部长斯塔维茨基向外界透露称,于本月10日进行的一场招标中,荷兰皇家
壳牌集团和美国
雪佛龙集团分别获得了乌克兰境内两个页岩气区块的开采权。
他还称,乌克兰将从2017年对境内页岩气进行工业化开采。
治愈“投资伤痛”
目前乌克兰每年需要消耗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一半要从俄罗斯进口。
2012年,俄对乌气价约合440美元/千立方米,基辅与莫斯科在未来天然气购销价格问题上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由于双方立场差异巨大,甚至不时有媒体称双方将再次爆发2006年那样的天然气“冷战”。
面对压力,乌克兰制定了“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从德国买天然气和从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计划接连成为焦点,乌方进口钻探设备独立进行黑海大陆架开采的动作亦引人关注。
此外,据美国能源局能源信息署统计,乌克兰境内的页岩气总储量达4.2万亿立方米,在波兰、法国和挪威之后,居欧洲第4位。乌克兰希望将在8年后确保天然气消费的自给自足,而基辅将这一希望寄托在页岩气之上。
页岩气开发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是一场“能源革命”,尽管还存在着实际成本、环境问题等诸多争议,但从多国谋求进口美国液化页岩气并试图在本国开采页岩气的态势来看,这种能源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前景几乎已然注定。
在此背景下,在天然气进口中长期受制于俄罗斯的乌克兰当然不可能视若无睹。要吸引国际能源巨头投资乌克兰,乌克兰当局付出了诸多努力。
这一切,都由于2008年,基辅不满产品分成而单方面废除了同美国万科公司达成的黑海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协议,使得乌克兰在国际能源开发领域的信誉蒙受损失。此后,为了进行弥补,乌政府对国内的《产品分成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对国内30个石油天然气开采片区的诸多限制,并承诺给与未来的投资者以优厚的开发条件、产品分成、税费和出口关税。而在此之前,制定于2006年的这30个开采片区名单一直停留于纸面之上,未能付诸实施。
在去年9月,基辅就已经同多家世界级能源公司在页岩气开发问题上达成合作关系。当时,乌能源开发垄断企业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派代表赴美谈判后与
埃克森美孚签署了页岩气开发的意向性协议。
随后,乌克兰天然气开发公司又与壳牌乌克兰开采生产公司签署了合作投资6亿美元开采乌境内页岩气的协议。此外,意大利埃尼公司也曾表示愿意在2012-2015年内投资5500万美元用于乌境内页岩气的勘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系列合作关系和意向被达成或提出之后,基辅开始在与莫斯科的天然气价格谈判中态度强硬,页岩气开发的影响自然显现。在页岩气开发问题上,乌政府在寄予厚望的同时也作出了许多努力。如此众多的知名能源企业愿意与乌进行合作便得益于乌政府在产品分成协议问题上的立场转变。
民意反弹
尽管乌克兰当局“押宝”页岩气,但依然面临巨大的民意反弹。
在5月招标中,击败来自俄罗斯的秋明
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数个竞争者的壳牌与雪佛龙公司将分别负责尤素夫和奥列斯克两个地区的勘探与开采。而这两个地区也是乌克兰境内页岩气最主要的富藏地区。
按照地质学家的预测,上述产地的页岩气含量分别达到2万亿立方米和1.5万亿立方米。这两家公司将首先进行勘探工作,按照乌官方的计划,工业化开采将于2017年开始,年开采量计划达到150亿立方米。
为了推动这一合同的签署,乌政府的决心相当坚定。当局在《产品分成协议法》的修改中,甚至取消了开采活动须与被开采地区政府协商的条款。这引发了尤素夫和奥列斯克两个地区民众的强烈不满。
实际上,乌政府这样做也是因为地方上担忧页岩气开发可能引起环境问题而对其所进行的阻挠。在该法修订之前,利沃夫州议会就曾决议拒绝将该州的奥列斯克地区列入开采名单。在这次招标成功进行之后,利沃夫州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就表示,政府完全越过了地方民意。“中央政府向利沃夫州政府发来了开采计划解释书,但其中的介绍极为不完全,缺少许多重要信息,我们很担心,外国开发者恐怕不会顾及地方的环境问题。”当地人士评论道。
实际上,乌地方民意所进行的这种反弹是欧洲多个同样在进行页岩气开发的国家都在经历的。比如,法国和保加利亚就已经因为页岩气开发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而终止了其开发进程。在目前广为采用的美国水压法中需要向开发地区地层中注入一种化学物质,它很可能对当地地下水造成污染。
在组织这次招标之前,乌克兰记者就已经代表民众向政府提出了这一问题,政府发言人表示所有参加招标的公司都承诺将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但当记者们询问政府做了哪些举措来确保这些公司遵守这一承诺时,发言人却无言以对。
页岩气的“民心政治”
乌克兰的天然气消费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悖论:这个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价格要远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的进口价格,而其国内零售价格却是欧洲最低。这种巨大的差价一直只能由政府买单,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将提高天然气零售价格作为向这个国家提供贷款的先决条件。
但是,乌政治高层激烈的竞争使得任何一个当权者都不敢轻易得罪民众,故此,降低进口价格就成了必要的选择。这样一来,让美国超越俄罗斯成为第一天然气生产大国并让其天然气国内零售价格甚至低于俄国内零售价格的页岩气毫无悬念地被基辅所看重。这也是其开发页岩气的强大政治意志的来源。
但是,就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乌政府也面临着民意对环境问题的拷问。究竟是实现能源自给的意愿更加强力还是环境问题更让乌克兰人担忧,这确实是一个难以预测的问题。
从大环境来看,页岩气在美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还是会吸引其他国家,并难以避免地会给国际天然气市场造成冲击。普京要求国内天然气生产商应对这一挑战成了一种明证。
而乌克兰所面临的民意问题或许将更多的取决于乌政府将如何令民众相信,页岩气这种能源的安全以及带来的利好。
从这个角度讲,乌克兰开发页岩气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