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12陆家嘴论坛举行“大宗商品期货与能源市场发展”专题研讨会,来自证监会、交易所、学术界和期货公司等各方人士围绕国内
原油期货及能源市场建设,期货市场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原油期货、国债期货这些战略性品种的上市,将大大提升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国内期货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进程也应有序展开。
抓紧建立我国原油期货市场
“原油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资源。”上期所总经理杨迈军表示,目前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60%,同时国际原油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价格区域性特征明显,现有国际
油价体系已经不能充分反映亚太地区石油供求,特别是中国的石油供求状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
“国内推出原油期货非常有战略意义。”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认为,目前国内原油市场的焦点已从生产供应性的供给安全转变为贸易金融性的价格安全问题。我国一定要开发原油期货,以保持一定的价格影响力,维护国内
原油价格安全。
由于目前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高,加之现有国际原油体系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建设面临着“难度大、创新多”的现实挑战。对此,杨迈军表示,建设原油期货市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更好地为国内实体经济服务,需要遵循三项主要基本原则:一是国际平台,允许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原油期货市场交易,同时在计价结算时解决好本币外币汇兑问题,方便境内外投资者进入市场;二是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习惯是净价交易,国内原油期货市场要解决好现货环节进口完税问题;三是通过保税交割方式吸引大量亚太地区的原油在国内方便自如地参与交易和转口贸易。
证监会期货监管一部副主任彭俊衡表示,在原油期货的开发过程中,无论对于计价方式,还是保税交割等,都需要大量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政策方面的准备。监管层将会继续沟通协调,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和期市对外开放
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在品种和业务创新方面动作不断,这也引起了本届论坛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关于推进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等内容更成为热议的话题。
“期货衍生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参与者配置资源、管理风险。”杨迈军表示,随着市场认识程度的提高及制度政策的改革,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对参与期市的需求越发强烈,包括商品期货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今后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服务将是市场发展的根本方向。
马文胜也表示,国内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很大变化,一是自然人投资者越来越专业,在交易策略、风控管理甚至在团队建设方面都在向专业投资者靠拢,商品期货的自然人投资者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和法人机构化特征。同时,随着基金专户参与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推进,未来期货公司平台上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和经纪业务将得以融合,期货公司需要探索新的产品研发及市场营销模式,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大宗商品的国际化时代正在到来。”中信新际期货董事长赵磊表示,这需要国内期货市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在国内投资者“走出去”,运用国际市场风险投资管理工具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要让海外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到国内市场中来,让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更有国际代表性。
对于国内期货市场国际化问题,杨迈军表示,这一方面需要监管层与各部委协调,在法规和政策层面为国际化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交易所也要进行非常具体的准备工作,比如在IT技术、交易结算、风控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同时在规则细则国际版本修订、人才国际化等细节方面认真扎实地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期货市场发展创新的前景,彭俊衡表示,结合当前国情和市场发展阶段的特征,推出新产品、上市新合约仍是当前创新的主要方面。随着原油期货、国债期货等战略性品种的上市,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同时,与国际其他市场相比,国内期货市场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将成为下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