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全面“煤改气”,曾被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正日渐接近瓜熟蒂落。
不同于发达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的发展经历,北京和中国其他很多大城市在燃煤还没有被天然气、
核电等
清洁能源取代之前就已经进入机动车高速增长的时期,燃煤型污染和机动车排放污染二者重叠。
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曾经给出一个数据——北京市大气中的PM2.5颗粒物,大约22%以上来自机动车排放,还有近17%来自燃煤排放,具体包括电厂、锅炉、散煤燃烧等等。
2012年5月3日,北京市发改委称,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PM2.5排放,在原“
十二五”规划燃煤总量削减的基础上,北京计划将燃煤使用量减少到1500万吨,2020年燃煤使用量将进一步降至1000万吨左右,比2010年减少约六成。
截至此时,北京市还有四家燃煤电厂,尚未完成“煤改气”工程。按照2010年10月出台的时间表,最迟完成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投产的时间,将是2014年采暖季前。
北京,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将燃煤发电写进历史的地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此举可以得到大面积的复制。
“几乎一致的反对”
调整能源结构,在北京不是一个新话题。
1997年陕京天然气系统的建成,是北京市以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计划的重要促成条件。它意味着北京取用天然气资源得到一定的保障。
北京由此得以自1998年以来不曾新建一个燃煤电厂。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对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方案,是保留原有四大燃煤热电厂,提高其烟尘排放标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要求北京京能热电公司等几大燃煤电厂减少污染排放30%,燃煤锅炉减少污染排放30%。
2009年11月3日,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北京电力结构调整座谈会”。会议聚焦北京四大燃煤热电厂改造,指出这四家电厂“相关技术指标已不先进,且位于市中心,影响城市减排和发展。”
但全部改建燃气机组的构想,当时引来企业方面几乎一致的反对,几家电厂都表示:“煤改气”改建会在生产成本、原料保障、甚至人员安置方面带来诸多问题。而且这四家电厂在奥运会前已经在燃煤机组上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和北京市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不仅仅是企业,北京市政府也满怀担心。
北京市副市长黄卫曾经算了这样一笔账:未来热电厂全部改为燃气发电的话,按照目前气价、电价、热价水平测算,发电亏损将超过150亿元、供热亏损将达到35亿元。如果气价由目前的1.95元/立方米上涨到3元/立方米,按照目前的电价、热价测算,亏损将超过270亿元。
然而,北京市政府最终还是花了这笔钱。
与
火电机组相比,天然气机组的氮氧化合物排放比燃煤机组减少九成,并且从根本上避免了常规燃煤电厂必然产生的大量灰渣等固体废物。据北京市发改委预计,到“十二五”末,四大热电中心全部建成并完成热电厂结构调整后,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万吨/年,二氧化硫排放7500吨/年,氮氧化物排放12000吨/年。
环境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难以复制的北京
不独北京,上海已经建成了好几座燃气发电厂,重庆也开始实施“煤改气”的补贴。北京的“煤改气”政策似乎是一条通向清洁蓝天的坦途。新出台的《广州市2012—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方案(初稿)》,提出在五年之内,全市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较2011年分别下降12%、7%、12%、10%。但是“煤改气”的成本问题,令广州电力企业对《方案》一致反对。
反观北京,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特殊地位,“煤改气”的施行获得了各方面的政策绿灯。
高新宇处长曾对媒体表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必须承担起发展清洁能源的代价。”
北京市电力结构调整座谈会,由国家能源局局长主持,这本身就是不寻常的信号。
张国宝在2009年的那次会议上说:“据我所知,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大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其城区早就没有燃煤电厂了。”
显然,北京被期待成为中国城市淘汰燃煤发电的标杆。
国家发展改革委定的临时上网电价是每千瓦时0.472元,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对北京燃气发电临时结算上网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573元。
在临时电价的基础上,北京市对天然气发电的财政补贴是每千瓦时0.14元左右。
但大力提升天然气比重的隐患,是天然气供给的缺口。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中的统计,“
十一五”时期,天然气日峰谷差达4905万立方米,月峰谷差达12.2亿立方米。尽管北京市不断在调节峰谷价差,但调峰难度还在持续增大。
这样的背景下,陕京三线天燃气管道于2009年5月动工。
2010年2月,在北京燃气集团与大唐国际的天然气供应合作框架签约仪式上,张国宝直接出面化解人们对于燃气供应问题的担心。他说:“北京市现在气源已经有了陕京一线、二线,这两条管线的供气已经达到200多个亿的气量。2010年年底陕京三线具备通气条件,四线建设已明确。这样,陕京四条线加起来400多亿立方米,足够保证北京市的未来需要。还有中亚天然气已经开始供应陕京线。从这条线分出了几十万方气供应北疆保证人民生活,其余的700万方都加入了陕京系统。”
如张国宝所说,陕京三线在2010年底全线贯通。
有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在天然气供应上的大力支持,北京得以免去很多后顾之忧。陕京三线迅速开工建设的背景是:2009年冬天,北京日峰岭用气量达到5343万立方米,不得不实施应急预案,大力紧缩产业用气、恰当削减部门大型燃气汽锅和区域燃气汽锅的用气量,让热电厂满负荷运行等等,来保障居民生活用气。
而天然气价格的未来大幅上涨,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天然气的平稳持续供应,将是北京市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挑战,也将是“煤改气”普遍推行的难度所在。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正如张国宝曾对媒体所说,“(全国范围)大规模改造燃煤电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