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长城”覆盖中国 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7-18  来源:中新社  关注度:0]
摘要: 2011年11月,中亚天然气首次通过西气东输二线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润丰小区居民成为伊宁市第一批中亚天然气民用用户。截至2012年6月初,西二线向伊犁州累计分输中亚天然气已超过1000万立方米,伊宁市的用户超...

    2011年11月,中亚天然气首次通过西气东输二线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润丰小区居民成为伊宁市第一批中亚天然气民用用户。截至2012年6月初,西二线向伊犁州累计分输中亚天然气已超过1000万立方米,伊宁市的用户超过了3万户,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西气东输二线,是目前全球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天然气专家刘毅军说,该工程“建设了跨国能源大动脉,标志着中国大规模利用海外资源的开始”。

    “作为中国能源运输的大动脉,2002年以后的十年来,中国覆盖全国的油气管网格局已初步形成。”刘毅军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2004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不到3万公里。截至2012年上半年,全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已达9.3万公里,是八年前的三倍还多。

    经过十年的加速建设与发展,覆盖全中国的油气管网初步形成,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刘毅军告诉记者,十年来,从区域管网到跨国管网,从主干线到整个油气管网系统,中国的油气管网发展得非常快,满足了国家能源保障能力对量的需求,并且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形成了由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陕京线、川气东送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供气格局已经形成,并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中哈、中俄、西部、石兰、惠银等原油管道构筑起区域性输油管网。以兰成渝、兰郑长等为代表的成品油管道,作为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送、北油南下”的格局。

    “原来都是海上运输,现在通过多个能源通道的建设,使得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新的保障能力。”刘毅军说,这十年,“变化特别大”。

    十年前,中国80%进口原油必经马六甲海峡这一战略咽喉要道,对中国的能源运输造成了极大困扰。

    十年中,中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在西北全线贯通,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中俄原油管道在东北已投入运营;中缅油气管道境内外在西南全线开工建设。西北、东北、西南及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格局初现。

    十年后,中国的油气管道又将有新的发展。根据官方计划,“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中国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即将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规划中;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将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四线,西气东输、陕京线以及川气东送等骨干天然气管道及联络线进一步建成和完善。

    预计到2015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15万公里左右。届时,覆盖全国的油气管道将与进口战略通道一起,搭建畅通的能源新“长城”,满足中国的油气需求。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西气东输 油气管道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