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进口买涨不买跌 每年多花14亿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7-30  来源:生意社  关注度:0]
摘要: 我国原油进口买涨不买跌 每年多花14亿 7月28日消息,今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能源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原油进口习惯于买涨不买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原油进口策略使得每一位中国...

原油进口

我国原油进口买涨不买跌 每年多花14亿

    7月28日消息,今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能源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原油进口习惯于“买涨不买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原油进口策略使得每一位中国人每年为原油进口多支付了至少1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多支付2.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9亿元。

    报告称,自1996年之后,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迅速,中国原油进口出现“买涨不买落”、“量价齐增”的现场,使石油进口贸易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油价暴跌,中国原油进口量也相应减少;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国际油价一路上涨,中国原油进口量又相应增加;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中国各月原油进口量和随之出现巨大差异。

    如2008年1月油价为92.18美元/桶,进口量为1394万吨;3月份涨至103.64美元/桶,进口量随着增加到1730万吨;11月油价跌至52.45美元/桶,进口量降至1336万吨,远低于当年月平均进口量,仅相当于当年3月份的77%;2009年1月当油价跌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时,中国原油进口量减少至1282万吨。而同期美国原油进口则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减少,随着油价下跌而增加。

    通过对中美两国原油进口策略的比较,数据显示中国为进口原油比美国耗费了更多的资金。研究结果表明,如果1996年至2010年的15年间若中国各月原油进口份额完全按照美国各月进口份额,则原油进口成本会大大降低,累计可节约32.55亿美元(以2010年汇率约合人民币220.35亿元),平均每年节约2.17亿美元(约14.69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相对于美国的原油进口策略,中国的原油进口策略使得每一位中国人每年为原油进口多支付了至少1元人民币。

    报告认为,导致这一现场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原油市场化不够充分,成品油定价机制滞后于市场变化,垄断经营使得我国油气企业对价格缺乏足够敏感。

    报告指出,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得国内石油市场和国际市场未完全接轨,往往是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会相应上调,而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迟迟不下调,甚至还出现上调的现象,保护了石油企业的利润,把石油贸易的价格风险转嫁给了国家和消费者,石油企业的利润不会受贸易损失影响,所以中国原油贸易“买涨不买跌”和“量价齐增”的现象才会一直存在。

    此外,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不同步,当原油价格上涨时,进口商知道未来国内会上调成品油价格,增加进口量可以确保盈利,刺激贸易商在高位购进;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进口商考虑到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下调,因此往往会减少进口量。

    报告认为,不同的石油定价机制对石油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石油产业发展会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政府定价短期可以起到保障供应的作用,长期却会致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低下,报告呼吁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以提升我国石油产业竞争力。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