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夜,地处北纬53度的漠大线降下今年入秋后的第一场雨夹雪,漠河首站所在的兴安镇最低气温也降至零摄氏度。同时,首批由中国
石油管道公司自行研制的130个抗冻性便携式硫酸铜参比电极发放到各输油站,为解决漠大线冬季阴极保护电位测试做好了准备。
担负着输送俄罗斯原油任务的漠大线,穿越大兴安岭永冻土区段。这一地区冬季平均积雪期长达240天,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52.3摄氏度,时刻面临冻胀融沉、热融滑坡、水毁、坍塌等挑战。投运以来,漠大线已安全输送原油2500万吨。
管道运行中,需要每月采用便携式硫酸铜参比电极逐桩测量阴极保护的接地电位,但常规硫酸铜溶液在低于零摄氏度即发生冻结,使漠大线冬季无法进行电位测试。这次推广应用的定制电极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与标准硫酸铜参比电极相比电位更稳定。
漠大线采用“破冰泄压、覆冰保温配合隔离通道”技术,有效处理了冰锥、冻胀丘的影响。针对管线夏季的融沉风险,科技人员摸索出“物理支撑、热管辅助”的方法。引入“热管”技术,就是通过冬天将冷能存储于地下,使冻土冻结的更深、温度更低,减少融沉。
为解决太阳辐射造成的热融问题,管道公司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的科技人员探索出了“木屑护层”技术,在管道上铺上木屑,形成隔热层,阻断太阳热量与永冻层的热交换,降低融沉风险。多种创新技术相结合,这个分公司在沼泽区域建立了融沉治理示范工程。
管道员工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巡线难。茫茫森林和沼泽,蛇虫出没,有的地方百里无人烟,手机没信号,社会依托极差,人工巡线难度很大。为此,加格达奇分公司开发出电驱无人机巡护系统。这个系统由单程续航能力达60千米的无人驾驶小飞机和影像拍摄、发射及接收系统组成,解决了人员难以到达地区巡线难的问题,大大减轻劳动了强度,降低了管理风险。
北纬53度区域,冬季气温低,机械式管体位移监测方法及装置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高寒地区电子监测设备极易失效的难题。装置安装简单,费用低,已在线路上238多个冻胀融沉高风险区域进行了应用推广。监测数据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管体位移变化情况,是一种高效、科学的解决方案,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在多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成果,在保护管道平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