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加紧推广天然气应用以及天然气价改的临近,国内天然气大亨中石化通过内外夹攻,打通了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
中国燃气10月15日宣布,根据其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化将以认购股份或其他方式加大对中国燃气的投资;双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液化石油气零售市场。中石化将借助中国燃气的网络,进一步增强其在下游燃气市场的供应地位和市场份额。
而另据记者获悉,10月15日-10月16日,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炼销公司”)召集华南、沿江、华东、华北等主要炼厂的管理层在上海召开了天然气相关会议,会议决定天然气统销业务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运行。而这一系列的动作,或许可以解读为中石化在天然气价改前夜而做的准备。
价改过渡方案已上报
随着中国天然气消费的大增,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改正在加紧进行,同时国内也在加速天然气的应用。
近日,《天然气定价与监管:中国面临的挑战与经合组织经验借鉴》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透露,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其2011年的消耗量为1300亿立方米。2011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已经比2000年增加了四倍,且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在2011-2015年这五年内可能会增加一倍。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剧增的天然气消费也迫使监管层尽快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
据中石化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过渡方案目前已经上报给国务院相关部门,未来天然气价格有望实施一省一价。
而在天然气价改前夕,全国各地也在加紧推广天然气建设和应用。
10月16日,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经过我国10省区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在北京、新疆、福建同时开工,将年供应天然气300亿立方米。
另据北京燃气透露,该公司自本月10日起已开工建设陕京四线张山营门站至延庆县各区域的48公里次高压管线,目前已铺设管线2公里。陕京四线张山营门站下游除通往延庆城区的干线外,还将分别建设张山营、沈家营、八达岭三条支线,最快明年,自陕甘宁苏格里气田而来的陕京输气四线将修抵北京,届时,北京目前最后一个未通管道天然气的延庆县也将通气,北京市16区县将全部实现天然气化。
打通天然气上中下游
天然气大力推进的大环境,也催促着天然气巨头中石化在天然气市场加紧行动。
10月15日,中国燃气行业最大的一场收购战——新奥能源和中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案在拉锯9个月之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仅仅在中石化与新奥能源联合宣布正式结束全面收购中国燃气要约一小时之后,中石化与中国燃气分别发布公告称双方已经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石化原则同意中国燃气参与中石化负责建设(或将会建设)的省际天然气管线及配套设施的投资;中石化与中国燃气组成中国城市燃气项目的合作伙伴,向大型城市管道燃气项目拓展。
据记者从中国燃气了解到,截至2011年,中国燃气旗下的公司已超过270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集团拥有各类管道燃气用户700多万户,拥有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300万户,燃气供应覆盖城市人口近1亿,拥有高、中压管网和庭院管网总计达5万多公里,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城市燃气分销商和集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分销为一体的燃气运营商。
中国燃气相关负责人认为,中石化超过30000个加油站的全国加油站网络与中国燃气的有专营权的城市燃气经营网络相辅相成,为双方在全国加快推广压缩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加气业务提供了一个出色平台,也有利于双方在快速增长的车用及船舶用天然气加气市场中迅速提高市场份额。
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则指出,中国燃气在中国城市燃气分销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业务与中石化在中国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上中游的业务发展有着高度的互补性。两家公司的合作无疑能对双方提供良好的业务发展空间。
而对中石化来说,与中国燃气的合作,无疑为其顺利打通了天然气上中下游一体化。
营销系统改革
除了通过外部合作来打通天然气上中下游以外,中石化还进一步对内部液化天然气营销系统做了改革,为下一步占领中国天然气分销市场做好准备。
据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中石化炼销公司将负责统销,其销售总部将设立在上海,并根据执行区域,分设华南、沿江、华东、华北四大分公司,由业务人员驻厂办公,价格通过炼厂协商报至分公司并经总部批准,统一进行价格协调和销售筹备。中石化旗下炼厂的沥青、石油焦、硫磺、石蜡等产品同属中石化炼销公司负责统一销售。
据悉,自2010年昆仑燃气基本整合长江以北市场话语权之后,中石化从2010年12月底便开始筹备统销事宜,但终因各区域分布范围较广、市场自身体系复杂、各方利益协调系数困难等原因,未制定出具体的统筹模式出台。随着液化天然气市场体系不断成熟化,中石化参照昆仑燃气统销模式,通过上述会议最终确定了统销事宜。
中宇资讯分析师于英认为,通过液化气统销,中石化各地区在操作体系上将呈现一体化,从利润上来看无疑将效益更大化,从而进一步确定中石化在天然气市场的地位。
目前来看,虽然中石化难以独揽天然气市场,但维持了与中石油等企业不相上下的竞争之势。随着天然气改革在即,几大天然气巨头对市场进一步的垄断,联合推高天然气价格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