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昨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将继续完善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特殊行业的改革措施,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强行业监管。
54家国企入世界500强
王勇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5.3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9.17万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4.3倍和3.5倍。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划归社保基金国有股权2119亿元,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43.1%。
王勇罗列了2003-2011年的国企改革数据:8年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从10.73万亿元增长到39.25万亿元,年均增长17.6%;实现净利润从3202.3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年均增长25.2%;上缴税金从8361.6亿元,增长到3.45万亿元,年均增长19.4%;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从6家增至54家。
将从七方面推进改革
但他同时强调,国企改革仍处于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结构问题、历史问题仍然很多。
他表示,当前将从七个方面重点推进国企改革,其中包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继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加快推进国有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等。
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
昨日,经济学家、国务院特邀监察员梁小民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30多年,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政企分离,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组建真正有决策权的董事会,总经理必须由董事会任命。
他认为,国企之所以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症结就在于其垄断地位,因此,打破垄断也是国企改革的当务之急。
难点
【企业制度】 经营者行政化色彩依然存在
据国资委统计,目前全国90%以上的国企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央企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由2003年的30.4%,提高到2011年的72%。在部分地方国企和50家央企建立了规范董事会的试点。
王勇指出,国企改革距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大型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相对较慢,规范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完善中;经营者行政化管理色彩依然存在,尤其缺乏市场化退出通道,一些企业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些国企重发展轻改革、重速度轻效益,重点领域改革进展相对迟缓。
【布局结构】 国企大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
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生产加工行业退出,这是国企改革的思路之一。据国资委统计,在39个工业行业中,18个行业国企总产值占比低于10%。
王勇强调,目前,国企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布局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比如,国有企业大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比较低。一些企业发展还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而且,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国企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不少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跨国经营指数远低于国际水平,一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缺乏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境外重大经营风险和资产损失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王勇说,将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改组;继续完善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特殊行业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管理体制】 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仍然存在
王勇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存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一些重大事项,仍由政府负责审批,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干预有增加的趋势,各类型的重复检查日益增多”。
他说,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没有集中统一监管,仍有大量国有资产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导致政出多门,监管规则不一致,资源配置分散,经营效率低下。“国资监管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还不够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管理、资本经营预算、境外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王勇强调,目前,出资人职责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离,还不到位,存在较大交叉重叠。“由于体制摇摆,有些已经交由特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复归政府部门,实施行政化管理。”
【社会负担】 央企年补8000机构数百亿
王勇说,目前国企各种社会负担还比较沉重。例如企办社会职能,还没有完全分离;离退休人员管理和困难群体帮扶,也需大量资金。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还有医院、学校和管理的社区等办社会职能机构8000多个,对这些机构的费用补贴每年多达几百亿元。中央企业现有离退休人员523.6万人,还有困难职工等100多万人,企业为此需要承担大量管理和其他负担。
此外,厂办大集体改革也是难点之一,解决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问题需要付出很大改革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王勇说,将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