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还将增加384座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1-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关注度:0]
摘要:   大量垃圾包围城市,在给城市环境和发展造成很大压力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国家拟在十二五期间投资2636亿元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峻的垃圾现状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将给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如果目前面临...

  大量垃圾包围城市,在给城市环境和发展造成很大压力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国家拟在“十二五”期间投资2636亿元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峻的垃圾现状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将给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如果目前面临的垃圾分类和发电技术两大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城市之“垃圾围城”或将得到缓解。

 

  “垃圾围城”对城市发展的环境困扰显而易见,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资源浪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城市垃圾激增,大量的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对于资源缺乏的中国来说,不仅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造成浪费,而且由于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也很大。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已高达2.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随着城市化进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以8%~10%的速度增长(部分城市如上海已达到15%~20%),超过欧美城市垃圾6%~10%的增长率。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近2/3比例的城市被垃圾带所包围,垃圾存放占地累计达75万余亩,1/4的城市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

 

  据估计,全国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元。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日产生活垃圾总量达2.59万吨,500多个垃圾临时堆放点占地几千亩,每年仅运送处理这些垃圾就要耗去全市财政支出6.8亿元。

 

  目前,处理城市垃圾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发电三种方式。即使条件允许(土地等),简易的填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农业堆肥又对垃圾中的无机物无法处理。相比之下,焚烧发电无害、减量和资源化优势突出,是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城市垃圾的常用办法。

 

  垃圾发电就是把垃圾收集后,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高温焚烧后的垃圾能较彻底地清除有害物质,焚烧后的残渣只有原来容积的10%~30%,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状态。

 

  城市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果能充分资源化并用于发电,还可以节省其他能源如煤炭。按我国目前垃圾年产量2.5亿吨计,以平均低位热值900千卡/公斤折算,相当于3214万吨标煤。根据“十二五”期间规划,若35%用作焚烧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62亿度,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很大。

 

  垃圾发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德国率先进行垃圾发电。随后,法、英、美、日等国家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发利用。目前,全球垃圾发电厂已达3000余座,最大单机容量超过10万千瓦。其中德国78座,美国有近400座,日本土地资源紧缺,更是不遗余力组织力量,解决技术问题,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投建垃圾电厂,焚烧率已超过70%。

 

  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我国垃圾发电起步较晚,最早的垃圾发电厂直到1987年才投入运行。由于垃圾发电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国家自“十五”期间开始鼓励其发展。近几年我国垃圾发电发展尤为迅速,每年呈现成倍增长态势。

 

  目前,世界新建的垃圾焚烧设施中超过一半都在中国,国内已有近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城市建成了垃圾发电厂,70%以上的焚烧厂集中在东部地区。今年10月,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在上海正式并网,预计满负荷生产后将每年向上海电网输送约1.1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可解决10万户左右居民的日常用电。到2015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还将增加384座,焚烧能力届时可达31万吨/日。

 

  我国垃圾发电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垃圾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还面临着巨大挑战。我国城市以生活垃圾为主,由于垃圾分类差,垃圾热值很低。低热值导致焚烧时需要添加大量燃料(煤炭),导致发电成本大幅度提高,一些垃圾发电厂甚至演变为以煤为主,成为变相的小型火电厂,违背了垃圾发电处理垃圾的初衷。

 

  最重要的是,焚烧高含水量的垃圾会增加有害气体排放量。如果垃圾焚烧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得不到解决,垃圾发电产业的发展很难得到公众支持。近年来,因公众反对而导致垃圾发电厂停建的案例屡见不鲜。原计划定于2011年8月份竣工、拟投资2.2亿元的秦皇岛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就因遭到周边上万村民的抵制,于2010年底被迫停工。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