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警惕美国能源自给加强致全球格局改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2-0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关注度:0]
摘要:   全球能源格局将因为美国的能源自给加强而发生改变,能源供给中心将西移,能源需求将东渐,中国需要更积极地应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大胆预测,2017年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2035年...

  全球能源格局将因为美国的能源自给加强而发生改变,能源供给中心将西移,能源需求将东渐,中国需要更积极地应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大胆预测,2017年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2035年美国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IEA的这一预测虽然过于乐观,但美国的“能源独立”确实在逐步走向现实。美国能源自给率,在2005年触及6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至2011年已经达到81%,是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能源特征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未来能源供给的中心将西移,而能源需求的中心将东渐,亚太地区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中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对能源的需求还会大幅增长,对能源进口的依赖难以根本改变,这需要中国更积极地应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悄然变化。

 

  除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和非常规化石能源,不断扩大能源进口渠道外,中国在中东的战略或许可以更积极一些。中国在利用多边外交展开合作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另一个中东原油进口大国印度一道在中东争取更大的利益。

 

  美国“能源独立”走向现实

 

  美国能源自给率已经在逐步提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到2035年,美国能源自给率将达到87%。

 

  美国能源形势的逆转,得益于页岩气和页岩油等非常规化石能源的开采。2005年,德州石油巨头Jim Henry的公司在浅层石油储量已经枯竭的Permian盆地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在岩层中创造断裂,析出油气资源。这一成本高出当时油价近一倍的开采技术,很快便因为油价的持续走高而变得有利可图,进而得以广泛使用。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页岩气让美国有了实现‘能源独立’梦想的可能。”

 

  “页岩气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美国天然气价格下降,进而在发电和取暖等领域替代其他能源,”商务部研究员童莉霞指出,“煤炭和燃料油的供应因此相对宽裕,出口增加。”2011年,美国的汽油、柴油和其他燃料的出口量自1949年以来首次超过进口量。美国页岩和其他致密岩石结构中蕴藏的油气资源开发也快于预期。IEA对美国原油产量将超过沙特的预计正是基于这一事实。

 

  原油生产不断增加的同时,美国的石油消费却在下降,这导致美国的原油进口比例从2005年的60%降低到2011年45%。目前,原油及其他液体燃料在美国能源消费中占比仍是最高,达37.2%;其他占比较大的是煤炭和天然气,煤炭已经处于净出口,天然气的自给率已达93.6%。

 

  “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甚至是油气出口,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管清友指出,“能源的生产中心将西移,北美地区将成为重要生产基地。消费中心将东移,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成为重要的消费国。”

 

  过去十年,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的增长远超欧美。从2000年至2010年,世界基础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核电,未计入新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长率为2.67%,其中,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2%,而亚太地区年均增长率高达6.34%。

 

  亚太的中东

 

  随着美国能源独立性的增强,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将逐步下降,这其实正是美国追求能源独立性的目的所在。复旦[微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家栋对本刊记者表示,“因为中东地区局势很不稳定,美国一直都希望摆脱中东局势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掣肘。短期内美国对中东的依存度下降到零都是有可能的。”

 

  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减少意味着,不会再花大力气直接控制中东等产油区的石油销售渠道,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曾兴球指出,这会使产油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的需求国。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指出,“美国能源需求回归北美,欧洲更多依赖俄罗斯、中亚和北非,中东将在更大意义上成为亚太的中东。”

 

  IEA预计,到2035年,中东地区几乎90%的原油将供应亚洲。

 

  美国对中东稳定性的要求也随着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一并降低了。管清友担心,美国会在中东、北非等原来的石油进口地区实施战略性收缩,以节省庞大的军费开支。“如果没有美国力量的维持,这些产油区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实际上,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已经逐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在2011 年的叙利亚战争中,美国也并没有打头阵,已经显示出美国在中东军事的战略性收缩。

 

  张家栋认为,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可能将不利于中东的稳定,在美国能源自给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美国还有破坏中东稳定的动机。

 

  对于仍然依赖中东的油气消费大国,如何稳定中东乃至发展当地石油资源?张家栋表示,亚太地区的中东石油进口国虽然在中东石油资源的获得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从战略上而言,仍然有着维持当地局势稳定的共同利益,可以通过合作弥补美国放弃的领域。或许,中东会最早出现多极化发展。

 

  积极中东战略

 

  在美国的能源独立化进程中,中国也会存在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方面,美国可以为中国不断增长的油气消费提供了一个可能的供应渠道;另一方面,全球油气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而美国页岩油气的开发技术也能推动中国非常规能源的开采。

 

  不过,中国受到的威胁将大于获益,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将日趋严峻。中国石油(8.49,0.02,0.24%)大学教授董秀成对本刊记者表示,中美的情况很不一样,中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还在持续增长,不靠进口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十年都难以避免。虽然节能降耗可以减缓需求的增长速度、发展新能源和非常规化石能源可以增加供应,但这些都只能延缓对外依存度的提升,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对进口能源依赖的局面。

 

  管清友更是直截了当地判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永远不要指望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会有根本性的改善。”

 

  虽然中国已经在不断扩大能源渠道,来源国囊括俄罗斯、中亚、非洲等,但是,中国目前对西亚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仍然高达56%。

 

  由于中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度很高,张家栋表示,“美国或许会借助中东来制衡中国。比如在今年的伊朗核问题上,要求中国向伊朗施压,中国处于尴尬而两难的境地。”

 

  中国是否应该在中东采取更为积极的战略呢?张家栋认为,中国会更多的介入中东事务,但不会替代美国。一来中国的实力做不到,二来中东的石油进口国多,中国无需一力扛鼎。更何况美国也不会真正放弃中东。

 

  或者,中国在利用多边外交展开合作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另一个中东原油进口大国印度一道确保中东稳定。“为保障能源安全,军事会不可避免的参与进来。”管清友表示,“其实,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公安部在湄公河启动联合执法都已经作出了示范。”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