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背后的市场力量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2-18  来源:www.impencil.org  关注度:0]
摘要:   页岩气是最近十年能源领域最大的突破,它的庞大存储量足以让人类在一段时间内忘掉能源危机这个词。   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仅占天然气产量不到1%,现在已经达到24.39万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34%。据...

  页岩气是最近十年能源领域最大的突破,它的庞大存储量足以让人类在一段时间内忘掉“能源危机”这个词。

 

  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仅占天然气产量不到1%,现在已经达到24.39万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34%。据美国能源署估计,美国的页岩气储量十分丰富,占到天然气储量的60%,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主导天然气的产量。

 

  这场振奋人心的“页岩气革命”使传统能源格局受到动摇。美国天然气价格在最近十年连续下降,从2005年的9美元/百万英卡降至2011年的4美元。

 

  2010年美国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只有8000万吨,比2006年下降了四分之一,占美国能源比例不到20%,而替代能源正是页岩气。

 

  煤炭价格被一路压低,今年7月,美国天然气发电首次与煤电持平,而煤炭消费量被压到1988年以来的最低。至于像生物发电、风力发电这些长期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的新能源项目,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遭遇溃败。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成功激发了全世界的热情。俄罗斯开始在西伯利亚上寻找页岩气,长期在能源上受制于俄罗斯的欧洲各国也看到了希望。波兰最先宣布发现页岩气并投入开采,各大石油公司则还在瑞典、德国和奥地利勘测。中国也雄心勃勃,准备在页岩气市场上有所作为。

 

  美国不是世界上页岩气储备最丰富的地区,也不是能源最匮乏的地区,却能在能源市场上率先突破。说到底,这要归功于它较为完备的市场体制。

 

  油气开发首先面临技术上的难题。页岩气通常像海绵水一样渗透在页岩罅隙中,无法随钻孔流出。钻探人员曾称,要把天然气从石头缝隙里抽取出来,就像用细鸡尾管吸出浓牛奶一样困难。

 

  石油开发者很早就发现页岩气的存在,他们曾采用“井底爆炸”“水中灌沙”等方式促进岩石开裂和气体流动,均因成本太高难以为继。后来一位长期执着于页岩气开发的小企业主乔治·米歇尔(此人也被称为“页岩气之父”)取得突破。他发明的水力压裂的工艺引起了能源巨头德文公司的注意。他们收购了乔治· 米歇尔的公司,投入更大成本开发并取得成功。

 

  页岩气开发的技术要求高,单井产量低,尤其在非富存储地区,前期投资比一般油气田更大,采收率更低,需要达到一定规模长期开采才具有投资价值。

 

  现在,在乔治·米歇尔最早坚守的德州北部巴奈特页岩区上已有超过40万口井。页岩气在全美遍地开花,产量节节攀升,其地位已不可动摇。

 

  页岩气开发的成功,靠的是密集的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在美国,页岩气的技术创新主要由中小公司和能源基金推动。大公司通过赞助、合资和收购小公司介入,一旦技术有所突破,大公司的资本迅速聚集,其高效的产业链将使页岩气投入市场,形成投资回报。

 

  美国本土有超过210条超过480万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其触角密布将页岩气区和市场连成一片,几乎不需要额外配套建设,页岩气迅速就可以投放市场。

 

  2009年12月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孚石油以410亿美元收购XTO公司,正式进入页岩气领域。借助美孚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市场销售能力,页岩气的发展更被看好。

 

  也有人提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扶持,从一些现象看的确如此。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之后,美国政府颁布了各种法律鼓励新能源的开发。

 

  1980年美国颁布《原油意外获利法案》,对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天然气开发实行大规模的税收减免。在开发最早的巴奈页岩区,当地的德克萨斯州政府则是免除了页岩气生产税。联邦政府还对能源开发、管道建设提供了补贴和低息贷款担保,这些措施都对页岩气开发的加速起到了直接的效果。

 

  但考虑到政府对整个能源市场长期而普遍的补贴,这种帮助效果不得不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是抑制。美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长期补贴维持了传统行业的利润,压低了石油天然气的市场价格,使得页岩气开发变得更加难以图利。

 

  1990年代之后,美国政府对能源的补贴转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风能这些所谓的“清洁能源”。补贴金额越来越大,几乎可以生造出一个“新产业”。

 

  201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10%,所获补贴却占到整个发电行业50%以上。其中风能发电仅占2%,却接受了超过40%的补贴。可以说,没有政府补贴,风能行业几乎不可能存活。

 

  同时,奥巴马政府还热衷于补贴生物能源。2011年美国对能源的税收优惠和现金补贴总计240亿美元,接近四分之一流入生物能源。这种补贴无疑是以沉重税负,摧毁其它工作机会作为代价的。

 

  政府通过规模庞大能源补贴计划来寻找“新能源之路”,本身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页岩气的成功,与其说是政府补贴的后果,还不如说是撞上了“页岩气革命”的机会。

 

  中国是页岩气大国,探明储量和可采量都居世界前列,目前处在招标开采阶段。作为后发国家,技术问题将不是很大的障碍,最大的困难是资本的投入和市场的开发。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政府将学习美国经验,对页岩气开发实行市场化,放开企业招标限制,承诺页岩气价格市场化。今年页岩气概念股普遍表现活跃,这是资本市场对政策利好的回应。

 

  也有学者呼吁称,国家应对页岩气开发加强补贴。这种做法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激发页岩气热潮,长期看却是对市场机制的抑制。政府补贴会给企业错误的信号,刺激他们不计成本的投入,将获取利润的动力从开发市场转向讨好政府。

 

  政府实行补贴将制造不平等,效率低下但是和政府关系良好的国有企业将受到扶持,民营和外资企业将受到压制,并最终被驱逐。在近年来政府大力补贴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

 

  政府补贴从长期看会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格外指出:页岩气固然是未来非常有前途的能源,但却绝非目前最廉价。页岩气如何发挥优势,有效率地占领市场,实现能源正常的更新换代,还是应该让市场发挥作用。

 

  在未来能源转型中,如何限制国有垄断企业行为,鼓励民间资本成长和市场竞争的扩大,应成为中国页岩气发展的重要话题。

 

  补记:这篇文章写于12月4日,两天后国土资源部公布了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的结果,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民企只有两家中标。页岩气开采的“去国企化”还为时尚远。 (本文刊于《新产经》杂志2012年第11期)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