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就提升青海海西地区光伏接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测算研究,并制定出详细计划和办法,大幅提升了海西电网正常运行方式下新投光伏发电接纳能力。
据悉,今年1月底,青海省新建光伏电站总容量达52万千瓦,23个项目并入电网,全部集中在海西地区,使得海西地区光伏并网总容量达143.3万千瓦。
作为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年辐射总量达580万至740万千焦/平方米,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年均日照时间超过3100小时,年辐射总量大于680万千焦/平方米,可用于光伏发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千米,理论装机达30亿千瓦。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加上大量的荒漠化土地,使得在青海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独具优势。
依托这一有利条件,青海省众多光伏发电项目陆续上马,给青海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对此,国家电网青海公司超前开展光伏电站集中并网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配套电网建设,主动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跟踪电源本体工程与并网工程建设进度,协调解决电站建设和并网投运存在的各类困难。同时,为规范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条件,防范大规模光伏电站脱网问题的发生,国家电网青海公司联合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及部分光伏发电企业,共同开展了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技术专题研究,为光伏电站配套工程设计、验收投运标准的确立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项目中,青海省有光伏发电项目12个,总容量31万千瓦。为推进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青海公司开展了青藏联网、青新联网、玉树联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同时还完成750千伏柴达木变电站扩建、330千伏聚明变电站、共和光伏汇集站建设等多个光伏并网配套工程建设,为光伏发电集中并网修建了"电力高速路"。
此外,青海公司还积极探索新能源消纳途径,利用水电的价格优势,成功将水电和光伏电量两种清洁能源进行“打捆”外送,实现了光伏电量的跨区消纳。
2012年,青海光伏并网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占西北光伏总装机的54%。通过水、火、风、光、电“打捆”外送,首次实现青海光伏电量向山东、西藏等地区输送,开创了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新途径。青海全年光伏发电14.4亿千瓦时,是2011年的10倍,相当于节省标煤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1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