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的突然火爆,跟美国页岩气革命不无关系。5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近20倍。由此,美国能源自给率大幅提高,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美国的成功让各国艳羡。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中国页岩气储量约占全球20%,高达3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难道就不能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吗?
但是,现实总不如理想那么美丽。相比美国的成功,中国页岩气开发需要跨越的坎还很多。
首先,单纯的储量数字对比没有任何价值。中国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是美国所不能比的。中国的页岩气埋藏更深,且集中于南方崇山峻岭中,开采难度极大。美国打一口页岩气井大概需要300万美元,而我国要高出3倍至5倍。在这样的高投入下,中国大量页岩气都没有开发价值。
其次,中国的水源条件是不容忽视的瓶颈。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很重要的是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而使用该工艺需要耗费大量水源,大约是常规天然气的10倍。美国没有年约30亿吨的水资源,是无法支撑其页岩气革命的。
中国人口约占全球20%,但水资源量仅占全球的5.2%。水源短期根本无法满足中国页岩气开发所需。中国目前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城市缺水。大规模开发页岩气,抽取地下水会进一步加剧水源短缺的风险,我们不能忽视。
除了上述差别,中国最大的问题还是体制、机制的落后。页岩气开发需要全产业链条的深度合作,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愿意来干这个事情。这些非地质、非资源因素的不完善,是制约中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的最大难题。政府目前虽然出台了补贴政策,但是依靠扶持是不可能培育出革命性产业的。
在美国,开放市场迎来了大量掘金者。迫于高成本、高风险压力,这些企业不断推进技术革新,这是美国页岩气技术能够突破的关键。目前,美国85%的页岩气由小企业生产。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则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大企业唱主角模式,直接排除了大量积极参与的中小企业。
美国法律规定土地私有,包括土地下面的矿产,让矿权流转非常便利,获取矿权成本不高。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矿权掌握在政府手中,获取探矿权门槛极高,一般企业只能望而却步。这将导致资本进入页岩气产业的通道狭小,页岩气开发难以获得大规模的社会资金投入。
中国虽然将页岩气设定为独立矿种,但相应的配套政策依然缺失,尤其是市场主体非常关心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很关键的气价、税费征收、管网过路费用、产品分成合同等,都缺少明确规定。这直接导致了掌握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外资石油公司在中国态度谨慎,中国“资源换技术”“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在页岩气开发中面临挑战。
对于中国当下的页岩气开发热潮,有必要泼泼冷水降降温。中国根本无法与美国一样掀起一场页岩气革命,人们需要对此有清醒认识。中国的页岩气产业只能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一哄而上的做法需要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