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网全面推行“调控一体化”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4-16  来源:国家电网报   关注度:0]
摘要:   零弃风是如何做到的   省市县一体化运行体制为风电的全额并网创造了制度条件,大运行技术平台子模块的新能源调度支持系统为风电的满带满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336.7万千瓦,18.98亿千瓦时是今...

  “零弃风”是如何做到的

 

  省市县一体化运行体制为风电的全额并网创造了制度条件,“大运行”技术平台子模块的新能源调度支持系统为风电的满带满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336.7万千瓦,18.98亿千瓦时”是今年一季度山东电网风电的最高负荷和发电量,双双刷新历年同期纪录。近年来,山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其中风电并网机组5年来的增长率持续超过50%,截至2012年年底,山东风电、光伏发电总容量占全省统调机组容量的7%。

 

  “虽然山东风电装机容量不是全国最大的,但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小时数和安全稳定指标却是名列前茅,从未发生过大面积"弃风"现象,这在风电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是很不容易的,主要得益于"大运行"体系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新能源技术专责韩德顺告诉记者。

 

  2012年,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国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加快以实施调控一体化和省市县调度一体化为核心的“大运行”体系建设,并将新能源并网管理纳入该体系。“在省市县调度一体化的组织体系下,我们整合相关资源,首创了"2+1"新能源管理模式。”在山东电力调控中心从事新能源管理工作的马琳琳介绍说。

 

  “2+1”新能源管理模式,就是“省地两级调度管理+电科院(300215,股吧)新能源技术监督”。在并网验收环节,市公司调度负责预验收,山东电力调控中心负责复验收,验收工作规范高效。在设备入网测试、并网检测及运行分析方面,充分发挥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优势,开展全过程技术监督和服务,有效缩短了场网双方的磨合期。在运行管理环节,山东电力调控中心立足全网,合理确定消纳原则,做好调峰计划,确保新能源“发得出”;市公司调度因地制宜,深入分析并网点电压调节能力,严格执行并网线路走廊及终端变电站安全措施,确保新能源“用得好”。

 

  如果说省市县一体化运行体制为风电的全额并网创造了制度条件,那么作为“大运行”技术平台子模块的新能源调度支持系统则为风电的满带满发提供了技术保障。该系统由主站和子站构成,其中,主站设在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子站设在各并网新能源场站。系统具备新能源场站“信息采集、稳态监视、功率预测、功率控制、调度管理”五大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控制和无功控制,能在电网紧急需要时,对并网的新能源机组功率进行调节,辅助常规电源完成电网调整任务。

 

  “大运行”变革带来了什么

 

  实行“调控一体化”和“调度一体化”管理,一方面缓解了当前检修人员短缺的矛盾,使全员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另一方面还切实提高了电网应急能力。

 

  4月9日,500千伏济南站集中监控业务正式移交山东电力调控中心,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无人值守的500千伏变电站,标志国网山东电力开启“调控一体化”时代。

 

  “从建站到现在整整23年了,说实话舍不得离开,但是为了提高500千伏变电运维工作效率,为了适应"大运行"变革需求,这一步早晚要迈!”今年53岁的侯宗友是500千伏济南变电站的“末代站长”,说起这次变革,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信心。

 

  此次业务交接后,山东电力调控中心将负责受控站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状态的确认及监视工作,可对站内所有开关实施远程操作;原500千伏变电运行人员撤出变电站,组建变电运维班,负责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和检修性维护等工作,实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

 

  除了减员增效,“调控一体化”的优势还体现在提升电网应急能力方面。“调度员和监控员在同一地点协同操作,减少变电值班人员在现场汇报、检查、操作等环节,特别是针对因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跳闸事故,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进行快速强送,将一般性电网故障应急处置时间由1个小时降至10分钟,大大提升了山东电网主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山东电力调控中心调度控制处专责刘军说。

 

  与“调控一体化”同步开展的“调度一体化”更加注重标准统一和信息的融合。2012年,国网山东电力借助省市县调度一体化支撑平台(建成OMS系统),进一步加快了省市县三级调度的一体化、同质化、标准化进程。

 

  作为“大运行”体制改革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济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安全管理专责张兆笑经历了系统建设全过程,对“调度一体化”带来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OMS系统可以将各个流程以及节点执行情况及时纳入调度评价结果,让工作行为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大步迈进。”张兆笑说,“新系统为每一次重大决策提供了依据,实现了省调与地调间数据互联互通,横向与纵向数据整合,有效提升了专业化管理水平。”

 

  员工在磨合改进中如何提升素质

 

  “大运行”体系建设,对电网调度、监控及运行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加强员工培训,促进了调度和监控在业务上的融合。

 

  “黄滨线负载率42.87%,黄滨线负载率42.30%……”4月12日,监控员王宏亮像往常一样打开监控屏,熟练地调阅山东电网负载率排名前10 位的超高压线路。他对全省所有500千伏变电站的设备了如指掌,并可以通过提示信息准确判断各类故障原因。这样一个业务精通的省调监控员,一年前还仅仅是一名500千伏聊城站的值班员。他说:“能快速成长为一名省调监控员,与调控中心科学的培训机制和丰富的培训形式分不开。”

 

  去年4月份,王宏亮刚到调控中心时,看到屏幕上海量的运行数据和密密麻麻的电网接线图确实有点犯晕,当时调控中心并没有急于让他上位操作,而是对他这样的新手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培训,恶补了电网监控的基础知识,安排他们跟班实习,并利用休班时间到29个500千伏变电站实地学习,迅速掌握各站的设备型号和运行特性,为监控操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国网山东电力“大运行”体系建设,对电网调度、监控及运行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利用秋检和春检的间隙,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冬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值内现场培训和反事故演习等。冬训过程中,调度员向监控员请教现场设备知识,监控员向调度员学习电网调度业务,促进了调度和监控在业务上的融合。

 

  融合不仅体现在调度和监控业务上,省市县三级调度员之间沟通交流也更加频繁了。王宏亮说:“原先,都是省调调度员下达指令,交流是单向的。现在,交流变成双向的了。我们在进行风险分析、编制事故预案时,会邀请地调调度一起参与,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确保了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和事故预案的可行性,也使地调调度员得到了锻炼。”

 

  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化,调度人员实现了与“大运行”体系功能同步提升。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