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伊拉克投标账本:大批员工需工作机会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4-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度:0]
摘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伊拉克计划在今年12月19日拍卖位于该国南部的纳西里耶大油田Nassiriya,目前已获52家国际油企参与投标,包括中石油00857.HK,俄油企Zarubezhneft及法国道达尔等。   4...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伊拉克计划在今年12月19日拍卖位于该国南部的纳西里耶大油田(Nassiriya),目前已获52家国际油企参与投标,包括中石油(00857.HK),俄油企Zarubezhneft及法国道达尔等。

 

  4月18日,中石油方面向本报记者回应称:该项目确已在中石油的“项目池”中,但最后中石油是否会参与竞逐,“正在进行进一步考察评估,目前尚无法披露”。

 

  在伊拉克政府向外资放开油田招标后,中石油因接连中标艾哈代布、哈尔法亚、鲁迈拉3大油田服务合同备受瞩目,并于2011年开始回收成本而成为当地最大的石油开发商。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石油超越美国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年产量达8.861亿桶,较后者日产量高出10万桶以上。这似乎更进一步佐证了外界对中石油在伊拉克收益丰厚的揣测当时中国国内石油储采比(石油储量与当年产量之比)已长期维持低位徘徊,产量更是在2亿吨/年上下苦苦徘徊。

 

  “中国是伊拉克石油开发的最大受益者”一说一时间充斥西方媒体。国际能源总署首席经济专家法提赫·比罗尔也表示:新的交易轴线正在巴格达和北京间形成,未来伊拉克80%的石油将出口亚洲,主要的买家是中国。

 

  那么一本在伊的石油经济账,谁才是最大赢家?

 

  “(伊拉克石油开发)受益最大的是伊政府,而不是我们,中石油只是打工的。”张军(化名)向记者表示。张是某石油央企负责全球上游资源评估的专家,对世界各国的石油开放政策熟稔于心。

 

  根据此前与伊石油部签署的协议,中石油与合作方只有在达到协议规定的目标产量,才能获得1.4-6美元/桶的服务费,这与近百美元的高油价相比可谓微薄。

 

  张军告诉记者:“中石油会以伊政府出口石油的挂牌价格,采购在伊开采的原油,再将这些原油记入自己当年的产量,而真正获得高油价收益的是伊拉克政府。”

 

  中石油的压力,在于国企身份和中国不断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以及它背负的数以十万计从事钻井、测井等服务工作的员工。在埃克森美孚等跨国石油公司中,钻井等业务都是外包业务,“有活他们才作为甲方招标,没活时他们完全不用承担这些员工的费用”。

 

  招标猜想

 

  此次伊拉克政府筹划招标的所在地纳西里耶,拥有超过44亿桶储量的原油储量。数十家潜在买家中,因中石油已在伊拉克成功开发了3大油田,且要价低廉,被外界视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过中石油方面不愿对此作出评价。

 

  “那是伊拉克南部油田群中的一座,储量虽不如鲁迈拉等超大型油田,但相较国内的油田来说储量已经很丰富了。”张军告诉记者。

 

  有国内分析者认为,“此次伊方更多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以增加原油开采的附加值,不排除采用出售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方式”即伊政府可能将重新使用产品分成合同。

 

  假若中石油最终能中标纳西里耶油田,再加上2008年和2009年其先后中标的艾哈代布、哈尔法亚、鲁迈拉3大油田服务合同,中石油在该国最大石油开发商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从目前占总产量的21%提升至25%以上。

 

  “我觉得伊拉克政府不太可能再以分成的模式向外资招标油田作业权。”张军则向记者指出,“自2010年伊拉克新政府重启石油招标以来,即采用服务费模式,怎么可能倒过头来重新用分成法呢?现在连发明这种招标模式的印尼都放弃这种方法了。产品分成制令产油国对油价、石油流向的控制权大大削弱了”。

 

  据其介绍,自伊战后,伊拉克国民对西方国家反感。在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内部,很多人不愿把项目给外国人,担心后者抢走国家财富。

 

  因此伊政府在第一次招标前,就明确油田开发招标的合同为油田服务合同,而非萨达姆时代的产品分成合同。

 

  所谓产品分成合同是中标企业和资源国政府之间达成的开发协议,协议规定中标企业将承担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所遇到的风险和费用。待产品产出后,由中标企业与资源国分享产品收益。“这时,中标商获得的是石油资源,至于它的出售价格和产品流向,资源国政府无权干涉”,张军说。而油田服务合同则完全两样:在油田勘探开发初期,中标企业先垫付开发所需资本,油田达到一定产量目标后,可以按事先的协议约定,开始成本回收,同时资源国开始给付服务费。

 

  谁是赢家?

 

  公开资料显示,中石油2010年中标的鲁迈拉油田探明储量高达177亿桶、哈尔法亚油田探明储量为41亿桶;2009年中标的艾哈代布油田也有10亿桶探明储量。

 

  随着合作双方开发力度的提升,艾哈代布、哈尔法亚、鲁迈拉3大油田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进入投资回报期。2011年6月17日,中石油获得来自伊拉克的第一笔投资回报:“九华山”号油轮运回了第一船200万吨伊拉克原油。一时间,“中国是伊拉克石油开发最大的受益者”的说法甚嚣尘上。

 

  “这完全是混淆视听!”张军向记者指出,在油田服务合同取代产品分成合同的模式下,“油田所有产品均由资源国政府无偿收回,石油的定价和流向均由资源国决定,中标企业不过是个‘打工的’,无权对价格和流向进行干涉。”

 

  以鲁迈拉油田为例,中石油与合作方BP石油获得的是为期20年的服务协议。根据协议,两公司需在未来6年内将鲁迈拉油田的原油日产量提升至285万桶。作为回报,两公司将获得超出合同规定日产量部分每桶2美元的服务费。

 

  2010年12月25日,鲁迈拉油田项目实现增产10%,具备了回收投资和费用并获取报酬的条件,“九华山”号油轮运回的只是中石油的第一笔成本回收。

 

  “中石油获得服务费后,以伊政府当时挂牌油价购入了自己开采的石油,并将其计入公司当年产量,成为其当年海外作业的一部分”,张军解释说。

 

  以当时的国际油价及外汇牌价计算,这200万桶原油价值约为1.8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价值则为12亿元;而中石油与BP为提升鲁迈拉油田最终达到目标产量,计划投资将过百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相比中石油获取2美元/桶的报酬,伊拉克政府将获得每桶接近100美元/桶的回报。

 

  2013年1月,伊拉克石油部表示,该国去年12月份原油销售以及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入为去年6月以来最低。当月份平均日出口原油235万桶,平均每桶出口原油价格为103.72美元。但整个2012全年,伊拉克从石油出口中获得了940.3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了13%。

 

  中石油压力

 

  与伊拉克政府相比,中石油的收益最多只有其1/50而已。普利策奖获得者丹尼尔·耶金曾在《石油风云》中,将资源国与开发商的关系形象地比作地主与租户:拥有石油所有权的资源国可以根据本国的需要决定资源收益的分配。而作为“可怜”的租户们,外资企业们仍不得不选择进军。

 

  2009年伊政府启动招标时,埃克森美孚等跨国石油公司都主张作业费应在20美元/桶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中标企业的利益。

 

  然而第一轮竞标时,壳牌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组合为储量达128亿桶的马吉努油田出价,服务费每桶1.39美元;开始竞标时,卢克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为获得西古尔纳-2油田作业权,竟然报出了1.15美元/桶的价格。

 

  “所以埃克森美孚等美国公司在第一轮竞标中,颗粒未收。”张军回忆道。

 

  他指出,这些美资公司都是上市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上通常最看重两个指标,一是购入资产对“可采储量”的贡献;二是投资回报率。伊拉克石油部最近两轮招标都是服务合同,而非“产品分成合同”。这意味着竞得油田的储量再高,都“不是自己的”,无法给公司财报的可采储量数据增色。

 

  “可采储量是所有投资纽约证交所上市石油公司必须考量的要素之一,它意味着这家公司控制资源储量,还能够维持它按目前生产水平生产的年限,只有保证储采比不断增长,这家公司才能够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有证券分析师称。

 

  但是,同样在纽交所上市的中石油却不得不低价竞标,因为它承担着双重压力。

 

  “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2年竟已超过56%,中央政府对此问题十分重视,作为央企的中石油不得不为国解忧,去海外找油,再设法运回国内。”有中石油总部人士向记者坦言。

 

  更重要的是,中石油还有大批从事钻井、测井、固井等油田服务业务的员工急需工作机会。

 

  中石油股份(601857.SH)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现有正式员工54.8355万名,临时性和季节性用工31.8311万名;而跨国油企如埃克森美孚的全球员工为10万名左右。

 

  以大庆油田为例,这里仅一线员工人数即达13万之多。然而2003年,在创造了连续27年产油超过5000万吨/年的纪录后,大庆油田产量逐年下滑,2008年原油产量4020万吨,较峰值下滑20%以上。令大批从前依靠油田生活的钻井、测井等服务企业,不得不另寻出路。

 

  “今年国内石油产量超过2亿吨,这已经是峰值了;对于油田服务单位来说,它们在国内的业务会逐渐萎缩。然而,这几十万人还要吃饭,怎么办?只能去新疆等新区和国外市场找活。”上述中石油总部人士无奈地说。

 

  随着伊拉克3大油田的中标,这些油田服务企业找到了新的市场:拥有作业权的甲方是熟悉的油田开发兄弟单位。尽管甲方寻找油田服务也开展竞标,但因中石油的油田服务队伍“质优价廉”,较容易拿到服务项目订单。

 

  2010年初,当鲁迈拉油田开始钻井服务招标时,世界三大石油设备厂商之一的威德福公司获取7口井,斯伦贝谢油田服务公司和大庆钻井公司获得21口井,其余21口井的钻井合同将授予以上三家中钻井效率最高的公司。这49口井的服务合同金额至少在5亿美元以上。

 

  押注伊拉克

 

  1月24日,中石油2013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司原董事长蒋洁敏提出了“3个60%的目标”,即未来公司国内外油气作业产量达到全国油气需求量的60%,国内油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60%。

 

  然而,2012年中石油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达到2.78亿吨,海外作业量仅占37.4%,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中石油海外油气作业量还必须提升20%以上,甚至更高。

 

  “突破点还应该在伊拉克。”张军分析说。

 

  据了解,2012年中石油国内外油气产量仅较上年增长2.8%,因为其过去最大的海外产区苏丹,因政治纷争而不得不陷入停产,“虽然今年已恢复了生产,但未来那里肯定还是个潜在的危机爆发点”。

 

 

  而哈萨克斯坦、拉美等地虽在当年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产,但由于资源禀赋所限,再次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并不高。

 

  中石油只能再次押宝中东,特别是已经成功突破的伊拉克,也许这也正是外电报道中石油将竞标纳西里耶的原因所在。

 

  中石油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连续第二年突破1亿吨,达1.0428亿吨,权益产量5242万吨,其中仅伊拉克鲁迈拉项目原油作业产量就超过2500万吨,超产520余万吨。

 

  不久前,国际石油界还传闻,中石油将斥资500亿美元接手埃克森美孚已开发的伊拉克西古尔奈1油田,该油田原油储量在100-150亿桶。如果是真,那么中石油在伊拉克石油总产量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21%直接跃升至32%。

 

  “中石油的优势不但在于其作业和服务队伍质优价廉,而且其资金成本的低廉,也成为其在海外疯狂扩张的优势,这是其他跨国公司所不具备的。”有跨国油企驻华高管不无嫉妒地表示。

 

  2012年年报显示,作为中石油“财务大管家”的昆仑银行,仅在2011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就曾给予中石油两笔大宗低息贷款:2011年末,昆仑银行提供100亿元贷款,期限为2011 年10月20日到2014年10月13日,利率为5.81%,低于当时6.65%的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次年上半年,该行再次给予200亿元贷款,期限为 2012年3月19日到2022年3月14日,总计10年,贷款利率极低,仅为4.84%,更是远低于7.05%的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

 

  除此之外,中石油还是债券市场上最大的非金融企业发行主体。2012年债券融资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其债券融资不但面向国内,还在海外发行美元等外币债券。由于公司基本面良好,又有央企背景,因此其债券发行往往是AAA评级,经常会获得超额认购,发行利率更是远低于同期的银行基准利率。

 

  战略石油安全观

 

  不过,对于中石油所面临的“中国式”压力,上述跨国油企高管向记者表示:“我认为不应将一个石油企业的海外拓展与国家能源安全紧紧地联系起来,它们之间肯定相关,但在中国这种相关性太强了。从长远角度看,这并不利于保障一个国家的长期能源安全。”

  他认为,中国的石油安全应建立在资源的市场化改革,让全球资源可以自由地在中国市场上流动。事实上,由于美欧等国都已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近十年来,这些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均呈缓步增长态势,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消费量萎缩。因此,即便是中石油不在伊拉克经营,该国很大一块产量最终也将流向远东,特别是中国市场。

 

  “如何保障石油资源的自由流动才是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战略问题”,该高管说,“如果将这种战略利益过多地与企业相联系,有时反而会造成国内资源供应的紧张。”

 

  他还指出,2008年以前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未执行,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长期倒挂,为了企业利益,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所有成品油经销商都出现了惜售心理,市场上“油荒”连年不断就是一例。

 

  “近两年,气荒频发还是这个原因。”他说,由于气价改革迟迟未能推出,导致中石油不得不背负进口气气价倒挂的巨额亏损,这又致使中石油在国际天然气采购中犹疑不决,最终不得不由中俄两国首脑出面,推动采购谈判的进程。

 

  “其实,由于运距、成本等原因,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并不是将其所有海外权益产量都运回国内,一些资源它也会就地销售,这是业内通行的规则。”

 

  因此不少人士主张,中国政府应与石油央企进行利益上的适当切割,在央企们进行海外拓展时尤其需要如此。“政府给予低息贷款、政府给予外交协调,政府调动全国力量为这些企业海外竞标,这是不恰当的既会招致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的猜忌和攻击,也会导致企业不计成本地大肆扩张”。

 

  最后,该高管还指出,在油价高企时期,企业高成本的扩张也需考虑是否会有后顾之忧:一旦油价下跌,如遭逢1998年时9美元/桶的历史低点,又该有怎样的应对之策?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中石油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