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回升恐难解煤炭之忧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5-07  来源:大众日报   关注度:0]
摘要:   当前正值春夏之交,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煤炭市场的隆冬。   经历了黄金十年,2011年11月起,煤炭产业形势骤变,至今已持续一年又半。今年一季度,全国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80.9亿元,同比下降34.1%,降幅又较...

  当前正值春夏之交,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煤炭市场的“隆冬”。

 

  经历了黄金十年,2011年11月起,煤炭产业形势骤变,至今已持续一年又半。今年一季度,全国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80.9亿元,同比下降34.1%,降幅又较上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

 

  煤炭经济景气度的持续下滑,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必然反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形势虽开始企稳,但上行压力仍然较大,煤炭下游的钢铁、水泥、建材、煤化工等产业的景气度未出现明显回升。从行业自身来看,供大于求局面的难以改观。

 

  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2012全国原煤产量为38.6亿吨,较2011年增加3.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而国外进口煤炭的源源涌入,更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较2011年增加1亿吨。而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煤炭8000万吨,同比又增加了 30%。

 

  有经济学家曾预测,当前煤炭的困难将于明年有较大缓解,论据是中国经济周期存在“8”与“4”现象:遇“8”年份下降,遇“4”年份则上升,2014年煤炭行业将随着经济的企稳而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但仔细审视当前的煤炭形势,这一论断恐难以变现。因为,目前煤炭行业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行业周期性的波动。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长期放缓将直接导致煤炭需求增速放缓,而新一届中央政府以“美丽中国”为蓝图,决心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倒逼经济转型。目前中央对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政策已对地方产生了实际影响。以我省为例,原计划“十二五”后3年增加8000万吨标准煤的消费量,结果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核减了 7000万吨,这一正一反就是1.5亿吨标准煤。

 

  其次,随着新能源的逐步发展,替代煤炭的能源越来越多,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页岩气都将一步步蚕食煤炭的消费领地。

 

  第三,黄金十年期间煤炭行业大量投资的矿井多集中在晋陕蒙等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矿井规模大的区域,一旦投产将产生大量优质低价煤炭。而黄金十年国内煤价的高企,吸引了国际煤炭大量涌入,它们以低廉的价格、更好的性价比迅速抢占了包括山东在内的沿海省(市)市场。

 

  第四,也是关键性的问题,煤炭的客户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议价能力强的大客户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往煤炭企业面对的电力、钢铁和水泥企业多是零星的、小规模的用户,如今煤炭下游客户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议价能力越来越强。2012年,五大发电集团自产煤炭已经达到2.36亿吨,占其发电用煤的1/3左右。

 

  煤炭越产越多,需求越来越少,各种约束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是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却不能指望“抱团取暖”,因为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敌不过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指望行业能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因为众多在建矿井都急于等待投产盈利;也不能指望会形成价格同盟,因为集中度较低的煤炭行业无法控制市场价格;更不能指望政府会限制进口煤,因为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能降低国家的能源成本。

 

  当前的制约也是未来的希望。目前的形势让煤炭企业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推动企业改革、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心态积极“冬泳”应对目前的形势,

 

  首先,要改变以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资源开发方式,集中力量获取储量大、煤质好、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的资源,降低资源成本。

 

  其次,借鉴淮南矿业“办大矿、建大电”的战略和陕西煤化发展能源、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的理念,摆脱“一煤独大”的局面,通过开展资本运作,走适度多元化的道路。

 

  第三,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推进“粗粮精做、实施精煤战略,不断提高原煤入洗率。以内涵增长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由输出煤炭转为输出技术,由卖产品转为卖服务,由单一发展实业向产融结合转变。

 

  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托举扶持。比如减轻煤炭企业的税负负担,取消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不合理收费,逐步实施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化税赋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矿井规模小、赋存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差、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落后产能;控制劣质煤炭进口,稳固国内优质煤炭市场。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