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昨天(23日)宣布,由于国内汽、柴油的调整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时不作调整,纳入到下次调价时,累加或者冲抵。而这也成了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后,油价下调的第二次搁浅。为什么新政落地总是步履维艰?节约成本和遵循市场规律到底哪个更重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徐洪才对此作出点评。
对于这次油价下调再度搁浅,徐洪认为新的调价机制尚算合理,但容易让消费者误解。
徐洪才:发改委这次没有调整油价也不算违规,还是严格执行了新的定价机制。新的定价机制相对于老的机制来说,还是一大进步。这次整幅度低于每吨50元,用于下一次累积计算,也是科学的安排,但是给消费者一种错觉,好像这个机制不是那么刚性,而且让人误以为发改委上调的积极性比较高,下调的积极性低。
节约成本和遵循市场规律,徐洪才认为遵循市场规律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徐洪才:未来的油价定制还是要坚持与市场接轨,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不能变。调价的频率不能频率太高,以降低成本。但是“50元以内的不做调整”的限制太不合理,到了这个时点、这个窗口就调,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要调,不仅跟港台地区接轨,而且跟国际惯例也是接轨的,老百姓各种误解也就因此消除了。所以改革还不如更彻底一点,按照市场规律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