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中国石油“走出去”的脚步更有力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5-27  来源: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5月20日,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传出好消息。60项2012年度海外科技成果获这个公司科技进步奖,是近十年来获奖成果最多的一年。   与此呼应的是,2012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达到1.04亿吨,权益产...

  5月20日,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传出好消息。60项2012年度海外科技成果获这个公司科技进步奖,是近十年来获奖成果最多的一年。

 

  与此呼应的是,2012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达到1.04亿吨,权益产量当量达到5242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1993年从塔拉拉油田起步,中国石油20年海外创业见证了科技对油气业务强有力的支撑与助推。它犹如一把利斧,为中国石油砍去海外征程中的荆棘,开辟出一条越来越亮堂的科技兴油之路。

 

  海外创业,科技是突破口也是加速器。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和资源国政府严格的审查,中国石油依靠科技成功踏入世界石油奥林匹克赛场。

 

  在西方石油巨人们活跃百年的舞台上,中国石油一“走出去”就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在各方质疑的目光中,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民族经济腾飞重任的中国石油别无选择,必须用实力说话。

 

  后来者,要想吃肉得先啃骨头。中国石油大胆创新,将国内成熟技术、成功经验和项目实际结合,从一个个难题中突围。

 

  在“改嫁”四次后即将废弃的百年老油田塔拉拉,中国石油人利用中国技术打出一批高产油井,油田产量增加近10倍,轰动秘鲁石油界。在苏丹1/2/4合作区块,一家外国石油公司勘探16年没有规模发现,中国石油人应用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获得突破,不到两年一个千万吨级油田浮出水面。

 

  羽翼渐丰,中国石油与国际大油公司争食“甜点”,科技是筹码。2009年,BP和中国石油组成联合体竞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在排名第一的埃克森美孚难以接受2美元的桶油报酬放弃后,果断出手,成功中标。这种胆识的背后,就有中国石油成熟适用技术所支撑的低成本战略。

 

  20年来,中国石油用科技敲开一扇扇通往油气生产与合作的市场大门,在勘探开发和炼油化工等领域积累起具有海外特色的技术财富。近五来,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取得科技成果多达228项。其中,中国石油海外合作油气田规模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激烈的油气市场竞争中,整合科技资源、健全技术支持体系是战术也是战略。依靠中国石油整体技术优势,海外事业站在巨人肩上起舞,不断攀登新高度。

 

  相比已活跃百年的国际石油公司,走出去之初的中国石油科技实力尚显不足,科技人才紧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国内油气业务经过50多年发展已锻造出一支3万多人的技术大军,各油田都形成了一批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准的技术。

 

  如何集中国内先进成熟技术,让“大珠小珠落玉盘”,为海外所用?中国石油调集最优势科技资源,以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主体,集物探、钻井完井等9家专业技术中心或合作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大庆、大港等国内油气田对口支持,形成了“1+9+N”开放式技术支持体系,将国内成熟配套技术在海外融合创新,支撑海外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在让那诺尔油田, 阿克纠宾项目与吐哈油田针对该地区油藏地质特点,合作开展了气举采油应用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湿气气举技术,不仅气举效果显著,还节省了气体处理工序。目前已建成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气举开发油田,生产井数达到400口,日产油量5500吨。

 

  依靠中国石油整体优势,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中汲取营养,中国石油海外事业由此获取发展加速度,不断演绎新的精彩。

 

  海外创业,要找出油气,更要跑赢时间拿到效益。中国石油锤炼出开放务实的国际化科技管理理念和模式,走出一条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同于国内,海外油气生产严格按照合同模式运作,勘探开发既有“篱笆圈”的限制,又有时限的“紧箍咒”,还要面对资源国政治、经济等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实用技术才是最好的,我们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总工程师刘英才告诉记者,多年海外实践,中国不盲信一流高价技术,而是采用最适用的成熟、安全、可靠技术,避免新技术试用带来的经济风险。同时利用国际视野博采众长,汲取营养,加快前沿技术积累速度。

 

  2012年,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在安保形势持续动荡、政府限产等诸多困难下,实现了油田的高效开发,杀手锏就是国内成熟配套技术。艾哈代布项目优化油井完井管柱方案、水平井完井方式,使用分段完井技术等措施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哈法亚项目通过酸压、酸化等措施尽早解放部分层段生产能力,有效提高单井产能;鲁迈拉项目加强油藏研究,优选井位和措施方案,克服油藏自然递减带来的产量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油气生产并不是机械的拿来主义,每一次技术应用都是针对海外项目特点的一次集成创新。在阿曼5区块,中油国际(阿曼)公司创新水平井技术,采用190多口水平井整体注水、整体开发方案,油田总产量由项目接管时的日产4500桶增加至目前日产3万桶以上。

 

  海外科技军团是中国石油海外创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谱写海外创业的辉煌诗篇

 

  “海外成功创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科技成就离不开20年来培养出的一支水平高、有敬业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一名“老海外”,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对海外创业有着深刻体会。

 

  20年来,中国石油海外创业有说不完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海外科技人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传奇。

 

  “全国劳动模范”苏永地,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时才34岁。在联合公司部署的第一轮探井中,一家合作伙伴确定的两口预探井接连失利,而苏永地代表中方提出的9口预探井,口口出油,他因此获得“石油神探”的美誉。为此,联合公司规定凡是他确定的井位一律免检。

 

  “中国石油榜样”徐志强在苏丹3/7区千万吨大油田的发现和哈萨克斯坦PK项目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当地地质勘探界的高度评价,哈萨克斯坦当地媒体惊叹:“中国人在南图尔盖盆地发现了鬼神油藏”。

 

  在西方石油公司勘探30年毫无建树的乍得,由项目总经理窦立荣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在不到4年时间里,发现了近20年来西非大陆上最大规模的罗尼尔油田……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正是有了这支耐得住寂寞,为油气事业付出全部热情的海外科技队伍,才有了对关键瓶颈技术的一次次突破,才一次次迎来海外油气业务发展的春天。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石油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