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决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发改委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一方面为了回应市场的呼声和需求,一方面是在为气价改革做准备。
解决价格倒挂现象
据了解,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其中,化肥用气最高不超过0.25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价格的85%确定。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 1.95元。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开展,“三桶油”的天然气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特别是中石油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中石油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游供气企业近年来一直“哭诉”气价倒挂给自身带来的巨大亏损,希望将成本传导至下游,减轻自身的亏损压力。然而,要想取得谈判价格的话语权,显然需要增加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2012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5.5%,只有发达国家的1/3左右。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达到7.5%。
金银岛天然气市场分析师马季表示,随着天然气价格上调,中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亏损额度将会逐步下降,这有利于减轻中石油在天然气业务上的压力,并提高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的积极性。
对于普遍关注的民用天然气价格是否会随之上涨,马季表示,从发改委一直以来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价格调整会充分考虑到民生承受能力,会很慎重,因此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会轻易变动,更可能的是在天然气定价机制成熟后才会有所行动。
期待形成价格机制
目前,国内进口管输气的价格基本处于倒挂状态,出于“减亏”的考虑,中石油5月起曾计划二季度开始限气供应。目前进口LNG占进口天然气总量的一半左右,此番进口LNG的价格上涨,国内下半年“气荒”或加剧。
因此,业内人士将这次价格调整视为气价改革重启的信号。事实上,就在今年3月份,国家曾经启动气价改革,但因故被迫中止。国家发改委首次重启改革进程,能否有力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呢?
有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这次调价前,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比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每立方米还要低1.5元,这既不利于扩大进口天然气,也无法激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者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的积极性,因此调价实属不得已。
“如果国内天然气完全能够自给,那么天然气价格怎么定都行,肉烂在锅里。然而现实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不断上升,如果不尽早捋顺价格形成机制,那么气价倒挂的亏损势必将由进口商自己承担,他们怎么可能有积极性供应更多天然气呢?"十二五"规划的消费量势必要落空。”有中石油专家表示。
据这位专家介绍,2012年中石油因为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倒挂产生了419亿元的巨额亏损,进而导致它在与俄罗斯企业洽谈俄气进口时,并不情愿让合同早日签署。
马季认为,如果天然气行业的结构和监管不进行改革,单纯的价格调整只会沦为垄断企业涨价的代名词,成本最终又会让下游使用燃气的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在此次的通知中,发改委指出,我国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2011年国家在广东、广西开展了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
卓创资讯研究员王晓坤表示,天然气定价或将朝着“市场净回值”和阶梯定价两者合一的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