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对新加坡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中国一直在规划和打造东北、西北、东南(海上)和西南四条重要的能源战略要道。
9月7日,西北通道传来消息。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共识:实施好跨境油气管道建设,加强油气开发和加工合作,支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参股卡沙甘油田。
9月5日,东北通道传来捷报。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谈判,困扰中俄两国十多年的天然气谈判终于实质性“破冰”——中国石油与俄气签署了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
稍早前,西南通道也有利好。7月29日,中国石油官网宣布“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国供气”,这意味着,中国能源的西南战略要道初步建设完成。
“虽然马六甲困局可能是‘伪命题’,但中国多方向能源战略要道的发展战略,值得鼓励。”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不仅能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多元化的目标,还能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助力中国形成以相对清洁的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对煤炭等污染较重的石化资源的依赖。
中土 尽早启动中亚管道D线建设
中国能源“西行”计划早就展开。方案显示,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新疆的阿拉山口进入中国。
2003年6月,胡锦涛访问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MG)与中国石油进行了在2003年底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基础上再建设输气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006年4月,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关于输气管道建设与长期天然气供应的框架协议,并在2007年7月加入了原有的中哈石油管道。
2012年10月20日,官方介绍,“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2号压气站两台机组加载运行,标志着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全线每年300亿立方米设计输气能力建设全部完成,日输气能力提升至8900万立方米。”
近日,习近平出访土库曼斯坦期间,又一次强调了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中土天然气合作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
据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中土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修建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是惠及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战略项目,并将在相关领域共同努力,加紧解决技术性问题,以便完成C线建设并做好输气准备,启动D线建设,确保2016年建成并通气,实现每年通过天然气管道运送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达到650亿立方米的目标。”另据中石油发布的新闻稿,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将于2013年年底竣工,正在规划建设D线管道。
“中亚一直是中国稳定的气源来源地,且中国和这些中亚国家同属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上合组织),没理由不利用好手中的资源。”林伯强认为,“未来,双方肯定还会不断加强在天然气和原油等方面的合作。因为,这不仅利好中国,保障中国能源供应,也能为当地带来经济上的不菲收益。”
事实上,中国石油新闻稿称,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获得稳定提高,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扩大了1.8万个就业岗位等。
中哈 做好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和运营
中国和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也没有离开“能源”二字。
“双方将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继续扩大和深化能源合作,确保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油气运输等共同项目长期安全稳定运营。”《中哈联合宣言》称,“努力做好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和投入运营工作,使其达到双边协议约定的2000万吨/年的输油能力。同时,双方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原油加工和扩大对华能源出口等新项目上开展合作。”
据记者了解,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管道,当时年规划能力2000万吨。截至2012年末,中哈石油管道管输原油近年来的累计进口量突破了5000万吨,几乎达到了2012年一年中国2.710亿吨进口原油1/6的量。
针对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上述《宣言》再次称,加快实施中哈天然气管道一期扩建(C线)和二期(别伊涅乌-巴佐伊-奇姆肯特)建设,并加快阿特劳炼化厂现代化改造项目和阿克套沥青厂建设。
与此同时,中哈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将支持中国石油参股卡沙甘油田。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明确回应卡沙甘油田的传闻。今年7月1日,路透社曾援引知情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有望收购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8.4%的权益。
该油田被认为是1968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发现普鲁特赫本油田之后,全球最大的油田,现有石油地质储量约350亿桶,并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未来预计的最高开采量是150万桶/日。一旦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卡沙甘油田的日产量可满足整个欧洲10%的日均消费量。
据路透社的最新说法,正式交易预计将在9月或10月底完成,“中国石油将支付多达30亿美元,为卡沙甘油田坦始于2020年的第二阶段开发融资”。
中俄 谈判瓜熟蒂落或2018年供气
西北能源通道向前推进,不代表其他通道建设的滞后。9月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在习近平和普京的见证下,中国石油与俄气签署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并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LNG)股权合作协议。
“两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针对中俄天然气谈判,中国石油称,“中国石油董事长周吉平与俄气总裁米勒进行商谈,双方商定在年底签定购销合同,实现2018年的供气目标。”
对此,周吉平与米勒签署了《俄罗斯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了东部天然气供气总量、供气条件、照付不议比例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商务条件,是未来购销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为完成供气项目奠定了法律基础,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石油称。
但记者发现,双方并没有公布天然气协商的具体价格。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期望输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能与其输往欧洲的市场价一致,即350美元/立方千米。这与中方期望的价格有100美元/立方千米的差距。
“此次签署框架协议,说明双方在天然气定价方面已经取得共识。”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认为。
林伯强称,在总体框架确定的情况下,价格再有差异,也不会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且总会通过协商的方式最终解决。因为,就目前情况看,不光中国要能源多元化,俄罗斯在出口上也要多元化,以摆脱对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国家进口的过度依赖。
林伯强还解释,中亚管道进口的天然气价格在3元/立方米左右,就中国石油公司和下游居民消费可承受的范围看,俄罗斯的进口气价不会比这便宜。
不光是天然气,此前,习近平出访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扩大原油贸易合作的协议》。而6月21日,中国石油与俄油签署了《预付款条件下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的购销合同》,其中包括通过中俄原油管道向中国年增供1500万吨原油等。
“这一增供合同已经开始实施,预计今年下半年可增供75.3万吨,以后逐步加大增供量。”中国石油介绍,“目前,双方正在商谈在油气上游资源领域开展合作,预期很快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