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全国各地的“煤改气”工程在雾霾天气下加速度运行着,但问题比效果更早露头。北京、天津、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10 余个省区市去年启动“煤改气”工程后,《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煤改气”正面临成本高、气源不足等问题,个别地区出现的“气荒”现象更为多地一哄而上“煤改气”拉响警报。
以西安为例,自去年入冬以来,陕西省西安市曾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导致10万多户居民的家庭生活和取暖用气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气”。西安正常的日用天然气用量约为200万立方米,但2013年入冬后,用气量曾连续多日保持在800万到810万立方米以上,最严重时用气缺口达50 万立方米。
近来出现的雾霾天气,倒逼我们在环境治理上必须采取“重典治理”,但病急容易乱投医。对于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煤改气”的其他地区而言,西安的这次“气荒” 事件无疑是个警报。我国受“富煤、少油、缺气”资源性特点的影响,预计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煤为主的资源结构无法根本改变。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是努力的大方向,但欲速则不达,幻想在短期内全面实现“煤改气”是不可能的,还是应该用更多的措施协同来破解供热时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在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多地"煤改气"工程在加速度运行着,但是因此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林伯强:主要还是速度太快了,煤改气应该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但速度不能太快,以往主要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大概占到目前66%,在一些能源当中,天然气也就5%点几,所以短期时间用天然气来替代煤炭这个是不靠谱的,但是城市可能稍稍好一些,城市耗能应该相对来说,特别是改革过程中,这些改的方面其实还是可以做的,不是做不到的,关键就是不能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