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中标企业热情渐退 遇技术卡脖老难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4-03-17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关注度:0]
摘要:   曾经轰轰烈烈进入页岩气运动的非石油企业正在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其中的风险和利益。页岩气重新塑造了美国的能源格局,但中美地质环境巨大差异、企业运营方式的显著差异让该领域的关键技术难以简单移植中国。   进入2014年...

  曾经轰轰烈烈进入“页岩气运动”的非石油企业正在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其中的风险和利益。页岩气重新塑造了美国的能源格局,但中美地质环境巨大差异、企业运营方式的显著差异让该领域的关键技术难以简单移植中国。

 

  进入2014年,虽然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海油三大油企加快了页岩气开采步伐。但那些非油气企业则放慢了脚步:中国2012年进行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19个区块,其开发大部分仍进展缓慢。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已经有几十年地质勘探经验的“三桶油”相比,国内页岩气领域的“新兵们”当初积极投标、参与开发大多是看好页岩气发展前景,但眼下却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让中标企业“头疼”的就是技术难题。

 

  由此,在开采技术的制约下,市场上各方对“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目标能否完成也存较大分歧。

 

  企业热情渐退

 

  国内页岩气开发尤以三大油企为“风向标”。从三大油企近期的举措来看,页岩气开发已经进入提速阶段。

 

  今年3月1日,中石化与重庆市签署了《关于涪陵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和输配气系统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力争到2015年末在涪陵形成50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认为,涪陵页岩气的成功开发,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同一天,中海油宣布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探井——徽页1井顺利开钻,这被称为“标志着中海油页岩气勘探开发步入新阶段”。

 

  作为“老大哥”的中石油在页岩气开发领域也不甘落后。2月份,中石油页岩气开采重点地块——四川威远-长宁区块管输方案基本成型,旗下100多口新井正在快速推进中。

 

  不过,与三大油企开发页岩气的“火热”程度相比,其他参与者则显得比较“淡定”。自2006年起,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开始对页岩气研究,至今全国已进行了两次页岩气区块招标。

 

  国土资源部在2011年组织第一轮页岩气招标共计4个区块,其中,中石化华东分公司中标渝黔南川区块、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渝黔湘秀山区块。紧接着,2012年又进行了第二轮招标,19个区块中有17个被国有企业中标,民营企业中只有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泰坦通源”)分别拿下了贵州凤冈页岩气二区块和三区块。

 

  按照中标合同,各中标企业应在取得勘查许可证半年内启动勘查施工活动。一位参与开发的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去年6月和今年1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贵州省等组织了几次开发进展汇报会,不过仅有一两家企业的勘探工作取得了进展,大部分企业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卓创资讯分析师闫新芝表示,目前多数中标企业因担心高风险低回报,而推迟开工时间,页岩气招标勘探工作远远低于预期。发展至今,国内页岩气行业政府招标热情高涨,但企业谨慎、冷静,导致前两轮页岩气中标区块开发停滞不前。

 

  技术“卡脖子”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全球最高,达到约36.1万亿立方米。国土资源部勘探结果也显示,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

 

  从数量上看,中国是名符其实的页岩气大国,不过受制于技术、成本等因素,中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缓慢。

 

  201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210亿立方米,非常规气中页岩气产量约为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0.17%。

 

  泰坦通源董事长王静波对记者表示,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来自于技术。

 

  王静波介绍,与美国一马平川的开采环境不同,中国西南部地区页岩气开采是在崇山峻岭中进行,给企业了解地质构造形成很大困难,另外企业如何能够提高对地质认识的准确性也成为考验,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还是取决于技术手段。

 

  不可否认,在页岩气开采的地质条件方面,美国的开采条件大大优于中国。美国大部分在平原,分布稳定并且埋藏浅,相比之下,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则大都分布在西南部山区,3000米属于浅层,一般能达到4000~6000米。因此,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和设备主要针对3000米及以下,并不能直接适用于中国市场。

 

  业内也普遍认为,现在中国市场这么热衷于页岩气开发,主要是看到美国页岩气发展得好,未来这个产业在国内也会很快发展起来,但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与美国页岩气开发的不同情况。

 

  技术问题不仅在前期勘查阶段,同时在后期的开钻、压裂等过程中,也都成为参与者的“绊脚石”,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技术经验积累的企业。

 

  “总体来讲,第二轮中标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有煤炭企业,甚至也有房地产企业,因此在一个大而且很复杂的环境下去开发新东西,必定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上述参与开发的企业人士表示。

 

  技术难题无疑加大了开采成本。“因页岩气开采压裂技术对设备、钻采技术环节要求严格,而我国技术并不成熟,花费巨资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也由于对技术掌握不成熟导致未知因素出现,耗费巨大成本。”闫新芝表示,同样钻探一口单井,美国成本仅需3000万左右,我国就要近亿元。

 

  2亿到65亿的难题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的目标。

  因技术难题至今未解,所以

对于这一目标能否真正实现,行业内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乐观地来看,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三大油企已经加速,有望使页岩气“十二五”目标得到实现。

 

  现在,中石化和中石油发展最好的页岩气开发区块分别为重庆涪陵区块和四川威远-长宁区块。截至目前,中石化江汉油田公司已在涪陵区焦石镇搭建钻井平台 32个、钻井130口,日产气量从此前的150万立方米,猛增至220万立方米。按照中石化的规划,涪陵区块今年将新增页岩气井100口,搭建钻井平台达到42个。

 

  在王静波看来,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要完成65亿的开采目标并没有太大问题。“我认为中石化做到35亿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中石油投入大一些,比中石化控制的资源和工程技术水平按理说也都要好一些,所以这两家就能解决绝大部分,再加上中海油、延长石油、中联煤层气等的产气量,这个目标实现应该问题不大。”

 

  有乐观派,也有悲观者。从悲观角度看,2013年中国页岩气总产量仅维持在2亿立方米左右,实际供给市场的可能还要低于这个量。

 

  “目标很难实现,涪陵页岩气示范区自投产后七天内仅生产1447万方,按此速度生产,很难在2015年达到7亿方,其他页岩气区块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产量或许还低于此数,因此‘十二五’期间很难完成65亿方的任务。”闫新芝说。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页岩气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