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风电领域,英国已经全球领跑,但这样的成绩足以成为骄傲的理由么?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可不这么认为。
该杂志称,海上风电的成本出奇昂贵,还引述牛津大学经济学家Dieter Helm的话将海上风电描述为: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昂贵的碳减排方式。
英语用“白象”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因为投资巨大且风险较多,海上风电被冠上了“水中白象”的别称。
根据英国政府2013年下半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政府承诺海上风电场每兆瓦时电力电价为155英镑。这个价位是当前英国批发电价的3倍,比陆上风电价格高60%还要多。
海上风机需要在高咸度的海水中站立近30年,还要经受海浪的拍打、海底地震的颠簸,如此种种都是推高海上风电建设成本的重要原因,而高成本也成为海上风电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风电行业希望建设更多海上风电场,也就意味着海上风电建设的选址正从近海走向远海,由浅水走向深水,施工难度加大的同时成本也被不断推高。
海上风电要实现经济性就需要加大建设规模。首先是加大风机单体的最大功率,当前陆上风机的最大功率多介于1兆瓦和3兆瓦之间,而海上风机一般在3兆瓦到4兆瓦之间,甚至更大。
理论上来说,转子叶片越大扫过的区域也越大,收获的能量就越多。因此,海上风机必须配备巨大的叶片和涡轮机才实现其功率要求。当前研制成功的飞机叶片长度已经超过了波音747飞机机翼的长度。技术挑战显而易见,在几十年的设计运行期内,风机叶片还要承受海洋环境严酷的挑战。
在远海地区,风机的建设和运维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专用的施工船舶的成本也、很高。一旦停机,海上风机维修的成本高昂,雇佣维修人员、租用船只和服务设备每天需要2500美元到2.5万美元不等,价差取决于备件的大小和重量。
普华永道曾经刊发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开发商中,半数认为高成本是海上风电开发的“重大”或“主要”问题,会导致项目工期延误甚至流产。一些金融机构也将投资海上风电划为“高风险”一类。
海上施工建设成本要比在陆地上高很多。建设成本占总投资的比例因地因时而异。普华永道表示,受访的海上风电开发商中,超过30%的人认为建设成本要占总投资的40%以上。
成本过高会导致项目依赖补贴,这样市场的可持续性就会更弱,使用期20-30年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更小。去年年底,德国一家公司宣布退出在英国海岸建设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场的计划,理由是技术难题和市场条件不佳。德国公司退出的最大受益者可能就是英国,因为建设和运营海上风电场的高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英国民众对高能源成本的不满情绪已经高涨,再建设更多海上风电场无异于火上浇油。
资本都有追求高回报的本性,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自造血功能,否则输血一断,则前途难卜。
海上风电的支持者称,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海上风电的成本将降低。而降低成本的方法往往是扩大风场规模,规模也更容易实现标准化,降低购买成本。不过,除非技术得到大幅改进、经济性得到大幅提升,否则海上风电场仍将是政府补贴的沉重负担。但短期内甚至是在中期的未来,海上风电在成本上都不能同其他能源方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