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的国庆节,20岁的扬州青年周志民和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一道戴着大红花从扬州市国庆路走过。如今,这些曾风华正茂的青年都已白发苍苍,而44年前的这段历史,却成为这些人的“独家记忆”。
近日,江南采煤团扬州营的100多名“老战友”重新聚首。他们,就是扬州的第一代采煤工人。
150人加入江南采煤团
“我们中年龄最小的是1954年出生的,今年也退休了。”江南采煤团成员胡卫平说。近日,100多名老人重新聚首,这是他们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大团圆”。一位年轻的游客看到这么多老人在一起叙旧,好奇地上前询问,胡卫平说出一个响亮的名字:江南采煤团。
今年64岁的胡卫平已经退休了,在江南采煤团时,他担任建井连一排三班班长、《扬州矿工》主编等职。胡卫平清楚地记得,1970年9月4日,刚刚毕业的100名高中生和50名初中生,响应国家“大力开发江南煤田”的号召,加入江南采煤团。“我们都在一营,也就是扬州营,二营就是泰州营。”当时,这150名扬州青年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也不过20岁。
从1970年到1973年,3年多的时间里,这150名扬州青年坚守在位于宝华山下的龙潭煤矿。直到1973年4月采煤团解散,他们才各奔东西。作为扬州第一代采煤工人,这3年多的经历烙印在他们的记忆里。
住泥巴棚子,吃馒头稀饭
宝华山下的龙潭煤矿,在这150名年轻人到来前,还是一片荒芜。用胡卫平的话来形容,当时是“白手起家”。
“1970年9月12日到龙潭镇,那时是秋天了。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房没路。我们首先用毛竹搭房子,然后炸山开路、建井……”对于这些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来说,采煤就像天方夜谭。3名来自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的毕业生,成了他们的“启蒙老师”。
乐德云正是其中一位“启蒙老师”。在大学,乐德云学的就是采煤,曾到煤矿实习过。在龙潭煤矿,乐德云教学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一起干。“边教边学,比如打支撑、爆破、打眼……都是在一起采煤的过程中教会的,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个把月就能掌握。”
“采煤工作很辛苦,我们平时的生活也很艰辛。”胡卫平说,大家最怕的就是下雨天,因为这些黄泥路是“晴天硬石头,雨天烂泥巴”。“我们没有任何娱乐生活,吃住就在宝华山脚下。”胡卫平说,房子都是泥巴棚子,最好吃的是红烧肉,偶尔才有,平时吃点馒头,喝碗稀饭或海带汤,就要到矿里干活了。
分别40年后,首次“大团圆”
1973年,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江南采煤团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扬州营的150名学生和其余50名社会各界人士陆续离开矿区,重新分配到新的工作岗位。
当年带团赴龙潭时,江南采煤团团长何铨44岁。如今,88岁的何铨又与这些年轻的老部下同堂叙旧。“那时的艰苦培养了这一代人,锻炼了这一代人。因此,他们到了各自的新岗位后,依旧遵守纪律、善于学习、艰苦奋斗。”
而在采煤团的成员心目中,这3年多的时间沉淀下来太多的回忆。“这真的是我人生中最苦的3年,经历了这3年,别的苦我都不怕了!”周志民说。当他重新走在扬州市国庆路上时,仍然能记起1970年采煤团出发前在这里游行时的场面,仍然能记起1971年国庆采煤团运回第一车煤报喜时的心情。
殷华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那年也被分配到煤矿工作,主要从事宣传工作的她,与大家接触最多的方式便是广播。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这在我一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后遇到再艰苦的条件,我都不再害怕。感谢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和我一起团结奋斗的人们。”在聚会中,殷华向所有“老战友”表达心声。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