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已成新常态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5-11-20  来源:新华网  关注度:0]
摘要: 1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营销所所长柯晓明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作了题为《全球炼油发展态势和成品油贸易流向变化》的报告。他表示,受印度和日韩新产品过剩增加的影响,亚太成品油由短缺转为过剩,未来出口要看竞争力。国内成品油...
    1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营销所所长柯晓明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作了题为《全球炼油发展态势和成品油贸易流向变化》的报告。他表示,受印度和日韩新产品过剩增加的影响,亚太成品油由短缺转为过剩,未来出口要看竞争力。国内成品油市场已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依靠出口带动加工量的做法难以为继。

    对于世界炼油格局,柯晓明表示:“从世界各区域的炼油能力变化来看,传统意义上有三大炼油中心,就是美洲、欧洲、亚太地区。最近几年,变化明显的是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增速很快,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地区就是中东。”亚太炼油能力增长主要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带动。2014年炼油能力达16.8亿吨/年,较2000年增加5亿吨/年。2020年增加到18.2亿吨/年,增速放缓。印度已是油品出口型国家,拥有世界级炼厂,竞争力较强。炼油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2014年能力增长近一倍,位居亚洲第二。2015-2020年将增加4000万吨/年,达到2.73亿吨/年。中东地区成为炼油业快速增长的新星,正在谋求由单一的资源出口转向下游加工,大力发展石油化工。

    对于成品油贸易流向变化,柯晓明表示,全球石油贸易重心正在从原油转移为成品油。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后,北美炼厂从中东等地进口原油减少。亚太和北美地区油品大量过剩,出口增加。各地区成品油供需不平衡和结构差异是贸易流向基础。2000-2014年亚太和北美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地区,拉美和中东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地区。具体到2014年汽油贸易,欧洲过剩汽油主要流向北美、拉美、非洲和中东;北美汽油动态平衡;亚太地区少量过剩的汽油主要出口到中东和非洲。

    在提到未来成品油贸易流向特点时,柯晓明认为,北美、中东、印度将成为主要出口地区;非洲和拉美是主要进口地区;亚太和前苏联地区供应过剩量将挤压。美国汽柴油出口主要影响拉美,欧洲等地资源被挤压,对中国直接影响不大;未来过剩成品油主要流向拉美与非洲,亚太往美国出口汽油可能性下降。中东地区供需矛盾突出,汽柴油进口,煤油大量出口;亚太汽柴油有进入中东的状况。未来,印度成品油出口受中东和美国产能扩张影响,被迫向亚太集中。

    对于中国炼油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柯晓明分析认为,中国成品油出口传统市场主要在亚太地区,炼油能力总体过剩,未来开工率提高将面临出口压力。2014年炼厂加工负荷约67%,出口成品油1952万吨,汽煤柴油全面过剩。进口原油权放开,许多企业希望提高原油加工量,势必加大国内成品油过剩局面。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