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的这个对手并非他们的地区夙敌伊朗,也不是复兴的伊拉克或者长期竞争者俄罗斯,甚至可以说这个敌手比那几个都乏味得多。哪怕产出过剩时代结束,2014年以来建立的超过10亿桶库存也将继续存在,并对
油价施加持续的影响。国际能源署估计,库存还将一直增加到2017年年底,而要将其消化掉可能需要很多年。法国兴业银行驻纽约石油市场部门负责人惠特纳(Mike Wittner)解释道,
“当前的大战或许到了年底就会结束,但即便供应和需求达成了平衡,市场也会耸耸肩膀不当回事,因为大家还要等待库存逐渐耗尽的证据。只从库存积累阶段转到供求平衡阶段依然是不够的。”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沙特的战略就是要通过低价格挤压竞争对手,进而让供应过剩的原油市场回归平衡,而这一战略已经被证明对所有各方都是沉重的折磨,上个月一度把油价拉低到了30美元之下。尽管美国的页岩油生产逐渐下滑,显示供应将停止增长,但是要等待库存收缩,恐怕是个更加长期的任务。
高盛指出,这方面有历史先例可以借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需求暴跌,1998年至1999年形成了原油大量过剩的局面。1998年3月和6月,
欧佩克两次开会减产,但依然没有阻止住油价的下跌,当年12月的伦敦油价甚至跌穿了10美元。最终,是发达国家原
油库存1999年开始减少之后,油价才真正进入了复苏阶段的。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发达国家原油库存大约是平均水准,而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大约11亿桶,2017年还将再增加3700万桶。根据能源信息署关于库存减少速度的预期,并将Energy ASPEcts中国战略储备将增加2亿9000万桶的估计纳入考虑,要彻底清理掉当前累积的库存,需要等到2021年才可以实现。法国巴黎银行驻伦敦商品市场策略部门负责人吉林古里安(Harry Tchilinguirian)解释道,
“从之前的八个季度到眼下这个季度,全球原油库存持续增长,我们已经囤积了大量原油。要从这个系统当中挤出过剩库存,将需要很长的时间。”
维也纳顾问公司JBC Energy估计,因为美国页岩油产出缩水的速度可能超过大家的判断,库存有望最早今年夏季就开始减少。他们的预期是油价6月间可以反弹到50美元。渣打银行则表示,国际能源署估计的2015年第四季度库存增量很大一部分似乎并没有成为现实。渣打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豪斯奈尔(Paul Horsnell)认为,
“这些原油之所以会消失,最可能的解释是它们原本就不存在,只是低估了需求和高估了供应的产物。这意味着全球市场重新回到供应不足的时间很可能比多数人想的早得多。”
沙特上周重申,他们不会通过减产来加速重塑供求平衡的过程。尽管该国和部分欧佩克成员已经与俄罗斯达成了产量冻结协议,但是正如他们的石油部长纳伊米所说,协同减产是不会发生的。
2014年,伴随美国页岩油繁荣释放了巨大的供应增量,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新来源,全球供应大大超过了需求,库存开始膨胀。2015年,欧佩克国家如沙特和伊拉克都开始增加产量来保卫自己的市场份额,以及希望站定脚跟,防止制裁解除后的伊朗威胁自己的市场,导致库存进一步增加。
要消耗掉全球各处满满的储油罐中的这些库存,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高盛才会一再说出那句石油世界最不爱听的话,油价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更低水平”。
高盛驻纽约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库里(Jeff Currie)表示:“哪怕局面转回供不应求,
原油价格也很难立即走高,因为库存将拖累整个市场,恐怕要一直拖累到库存回归正常水平的那一天。”
现在
国际油价小幅度反弹只是目前减产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保持很长久,根据全球经济情况各国的石油出产,油价下跌依然是主导趋势。
[
复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