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阶段的兼并重组,兼并是手段重组是目的。”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在“对话新国企 ·加油十三五”系列访谈中表示,上一轮兼并重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只注重兼并,而没有做重组。
马国强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以2015年来看,全国生产粗钢8亿多吨,生产钢材11亿吨,但全国的产能规模应该在11亿至12亿吨,产能的利用率只有70%左右。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有它的必然过程。”马国强解释称,上一轮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对包括钢铁在内的大宗原材料需求强劲,所以大家纷纷扩大产能,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另外,中国的钢铁行业相比发达国家,集中度较低。“我们现在规模以上大中型钢铁企业超过1500家,由于各自根据宏观情况判断做规划,客观上导致了产能过剩。”
对此,马国强表示,现有的产能里还有相当数量是环保不达标或者安全生产不具备条件。对于去产能的方式,马国强也表达了他的想法:利用好供给侧改革。“我们目前一方面产能过剩,但另一方面去年仍然进口了近1200万吨钢材。”马国强认为,从钢铁行业来看,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调整相当数量不符合需求的产能。
马国强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创新,一是成本。创新,除了满足既有消费,还应该创造钢材需求。“比如,这次城市经济工作会就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型钢结构的住宅。现在我国修路、修桥、盖楼还在使用大量钢筋混凝土。如果将来修桥、建楼都用上钢结构,这对钢铁行业、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这是我们要创造的需求。” 而要创造需求,引领更多的下游行业用钢,马国强认为,成本就一定要降下来。
此外,产能过剩下重组成为必然趋势。马国强介绍,单从钢铁行业来看,比我国先进的欧洲、美国和日本,都走了这样一条路,“欧洲当年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包括像卢森堡这样的小国在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钢铁企业,但之后随着经济转型,也就是经济从高速进入低速发展时,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则是兼并重组。因为只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后,才能在一个新的企业集团下,来统筹考虑区域的布局。”
不过马国强说,现在谈到兼并重组大家都有点怕,因为包括武钢在内,在上一轮的兼并重组中都有所作为,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便是在产能过剩阶段的兼并重组,兼并是手段重组才是目的,而我们之前的兼并重组恰恰只注重了兼并,没有重视重组。”
因此,马国强表示,新一轮兼并重组中,重点在重组。这不仅可以有效调节产能,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重复消耗与浪费。“现在这么多钢铁企业,每家都在研发自己的产品,有很多需要大投入的反而没有人去投入。所以,我认为钢铁协会要积极呼吁、创造条件,按照工信部出台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来积极推动重组、兼并、整合。”